第9部分(第2/4 页)
都是建立在虚张声势的数据之上的。
三个因素相互促进,在投资者的心目中创造了如此巨大的市场机遇,从而导致股票飙升。如果数据是真实的,或许我们就看不到狂热了。
可惜,数据不是真的,并且确实是一场狂热。
2000年3月股票下跌的时候,人们起初普遍认为这是牛市中的正常调整。主流媒体开始对人们说这次价格下降是少有的买进机遇,尤其对思科和其他吸引力十足的股票而言。我?我坚持7步法则,没有判断市场时机。正如我们在本章开篇看到的,判断投资时机根本不管用。
2000年崩盘之前技术和互联网公司的股票都在升高,而我此时觉得思科和其他大公司已经太贵了,将难以维持其光鲜的增长速度,所以比较出色的小公司才是更长远的选择。因此我在思科达到顶峰之前将其卖出了,也卖了其他一些,然后把钱投到小公司中,以期通过它们未来的发展赢利。但是,尽管遵守了买卖原则,我还是同其他人一道经受了打击。市场垮掉的时候,一切都失去了;我也同其他个人投资者和职业投资者一样,几乎每只股票都赔了钱。
30多年当中,我只有这一次因为市场的衰败而赔钱。这种市场的衰落要用很长时间才能恢复元气,或者根本就无法恢复或赚回本钱。尽管所有的高增长投资者都赔钱了,但我把精力用在了琢磨如何把事情做得更好上面了。教训还是有的。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从2000年泡沫中得到的教训(1)
教训一
理解过去的泡沫有助于我们对狂热的心理状况有个很好的把握,因为正是狂热导致了泡沫的产生。然而每次泡沫都有所不同,因此没有完美的保险可言。我们必须用原则和知识这些7步法则中的要素控制贪婪的本性,并且需要对我们所持有的股票尽可能多地了解。实现这一点的最佳途径,我认为必须通过BA*这个通关全局的方法,或者通过经营模式、设想、战略和管理。
我一遍一遍地问自己,在泡沫刚开始破裂时赔钱是“尽管”自己了解所投资的公司而赔钱,还是恰恰由于不了解而赔钱。管理让我相信事情会成,但我们谁也不知道灌输给我们的信息是虚假的。
没有简单的答案,也没有单一的答案。我没有投资“不良”公司。我不会购买那些看上去BA*很差的新起步的小公司。
这里就有教训与大家分享了。
我东奔西走地约见公司管理层,试图判断出管理是否兑现其许诺。然而与此同时,我没看见其他投资者。普通大众中的很大一部分投资者并没有践行投资原则,也没有理解他们所投资的公司。他们从一开始就是只买进媒体炒作的最热的股票,恰恰就是通过超级碗橄榄球联赛的广告。然后他们读了更多让他们确信这是买入的大好时机的文章,甚至是在思科和其他股票已经下跌了的时候。他们读了,信了,热门股票也买了。很不幸,许多专业人士也是这么做的……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专业人士,但数量之多足以成气候。即使他们对技术知之甚少,他们也想要超常的表现。那时如果我意识到了这些,我一定能够对推动股价上涨的因素有更多的了解。这说不定也能让我相信狂热的情绪已经在产生影响,并让我确信我应该卖出很多股票。我确实知道狂热的下场。
在将来的牛市,我会永远搞清投资者的知识状况,并且我劝你也这样做。如果我们还会经历一次长期的牛市,并且是由期待而导致的高股价的牛市,我们就需要知道这一切应该建立在知识和了解之上。我们应该知道是否有狂热的成分在里面。
当大多数投资者对自己投资的对象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的时候,我们就该警惕狂热了。
教训二
不要受近期经验(记者或技术专家的建议)的鼓动而判断市场时机、预测股市短期走向,然后大批量地买卖这种方式投资。当甚至是专家都说你要失去最佳投资时机了,并且你也听从了他们的意见的时候,你也一样早晚要损失很多钱。
反过来说,通过避开判断市场时机,我们可以运用知识和原则,买进下滑的股票,就像我在许多股票上的做法那样,许多市场都能赚到巨大收益。
被肥皂伤过舌头,现在连奶酪都害怕。
……古土耳其谚语
教训三
我确实知道我们还是可以购买下滑的股票,尽管互联网发展的速度使我们无法完全理解、区分不同的经营模式,但这不应该成为我们畏惧和放弃未来的机会的理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