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部分(第1/4 页)
程昱见王灿风风火火,准备去练武场试刀,面色发苦,说道:“主公,昱是来向您推荐锻造战刀的匠人,不是陪您试刀的。”
“啊!”
王灿愣了愣,旋即反应过来。
听见锻造钢刀的人来了,王灿脸上露出欢喜的神色,问道:“仲德公,人在哪里?”
程昱回答道:“正在大厅中。”
见王灿如此热情,程昱大感吃不消。王灿什么都好,做事果断坚毅,能力出众,谋略也是相当好。然而,遇到眼前的事情却显得有些毛躁了,不过谁都优缺点,王灿也不可能是万能的人,而且这也算是一个优点,礼贤下士,对有能力的人相当优待。
王灿和程昱出了书房,往大厅中走去。
大厅中,站着一个青年壮汉。
青年岁数不大,也就二十出头,身材略矮,约莫一米六五左右。然而,青年身体魁梧壮实,如同一座小山站在大厅中,给人孔武有力的感觉。而且,青年垂下的双手粗擦厚实,显然是长期锻造钢刀磨出来的。
王灿脸上带着笑容,走到青年面前,伸手握着青年的手,问道:“先生锻造出来的钢刀很好,非常锋利,我喜欢。”
“先生?”
青年听见王灿对他的称呼,脸色涨红,有些激动。
“咳咳”程昱轻咳两声,说道:“主公,蒲元远道而来,就是听说主公广招各种人才,只要是一技之长的都招募,因此来汉中出仕为官的。”
“哦,真是这样就太好了!”
王灿满意的笑了笑,说道:“蒲先生请坐!”
“蒲元?”
说完后,王灿又呢喃了一声,脸上闪过一丝惊愕的神情。
对于蒲元,王灿的印象比较深刻。
蒲元曾是诸葛亮丞相府的重要僚属:西曹椽,主管丞相府属吏的任用。三国中,诸葛亮丞相府的东、西曹椽大多是由太守担任,或者是把东、西曹椽外放出去,担任一方太守。以官阶而论,蒲元算得上是高级官员。
不过,蒲元出名不是做官,而是精于军械制造。
史书记载,他曾经在成都为刘备造刀5000把,上刻‘七十二炼’。后来,他又在斜谷为诸葛亮制刀3000把,每一柄钢刀都是削铁如泥,锋利异常。
如此杰出人物,竟然跑到汉中来了。
有道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若是将蒲元锻造的战刀给士兵装备上,王灿整体的实力又将增强数倍。
PS:第一更,求收藏、鲜花。
第六卷 一方霸主 第300章 千金买马骨
更新时间:2011…7…15 11:58:50 本章字数:3779
王灿看了眼蒲元,心道蒲元这种人才,收为己用是损人利己,被其他诸侯使用是损己利人,只能是收归己用,不能为他人所得。
每一个士兵自身的战斗力有上限,或者说身体只能达到什么限度,当身体的能力达到一定的地步后,想要再往上提升几乎没有可能。因此,必须要借助外力增强士兵的战斗力,毫无疑问,技术的革新是适合的。
后世有一句话: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的发展,能迅速增强战斗力,这句话用于蒲元身上,丝毫不为过。蒲元锻造出来的钢刀削铁如泥,比普通的战刀更锋利,更耐用,这就是技术的革新,是科学生产力的发展。同理,似马掌、马鞍的出现,也是技术的革新。
使用科学技术增强战斗力,更明显,更有效。
王灿看着肤色黝黑,神情略显憨厚的蒲元,问道:“蒲先生,我汉中尚缺一名典农校尉,蒲先生可愿意屈就,担任典农校尉一职?”
典农校尉,掌管农业生产、民政和田租。
虽然事情纷繁复杂,都和老百姓有关系,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权利却非常大。
古人说士、农、工、商,所谓开科取士,为国谋才,是对士人的推崇。
四种人中,读书的、务农的、做工的、从商的,读书为先,农次之,工再次之,商人最后。商人没有地位,而农民却能排在第二位,而且这个时代最多的也是农民,因此典农校尉非常重要,关系到汉中能否正常运转。
程昱听了后,对王灿任命蒲元为典农校尉有些不明白。
蒲元虽然能够锻造出好刀,但也仅仅是一个好的工匠而已,还不足以担任典农校尉。
只是王灿决定的事情,程昱不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