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页)
蔡东藩
还健在,会文堂就没有请他自己再写几句话,却找了个与这部书毫无关系的
卢冀野,在每一种演义之前,写了一篇与本书不相干的序言。卢冀野甚至于
连蔡东藩作书的先后次序也不细看,当他是从古代开始,顺序写到民国的。
书店老板对于作者的无视,实在是不公平的。
抗日战争开始以后,蔡东藩的家乡临浦镇沦陷了,他离开家乡,辗转避
难。直到一九四五年春,这位给我们留下五百万字历史演义的作者,没有看
到抗战胜利便与世长辞了。
关于《中国历代演义》这部书应该怎样估价?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谈:
一、本书的编制体例
《中国历代演义》是《三国演义》那一类的历史演义,说得更具体些,
是毛宗岗改本《三国志演义》那一类体裁的演义,有正文,有批注,有总批。
这些批和注,都是蔡东藩一手写成的,他把罗贯中、金圣叹、毛宗岗三人的
工作集于一身。从正文说,廿四史头绪纷繁,要写成一部联贯的长篇演义,
是不容易的。特别像两晋时期前后有十六国,五代时期出现了十国,事情很
零碎,很难贯串。蔡东藩的办法,是以历代王朝兴亡为主,每一朝以中央政
府为中心,按年代顺序,记述一代重大的政治、军事事件,也涉及经济、文
化,而以人物活动来体现。这中间,当然属于帝王将相的事情和统治集团内
部的斗争居多数。对当时和国内少数民族的关系,以及对外斗争,根据旧史,
大多涉及。至于写农民群众同封建统治阶级的斗争,他和旧史记载一样,是
站在统治集团一方面的。凡是讲到一个重要人物,他必举出他字什么,什么
地方人,大致述及其为人,有所褒贬。作为历史知识讲,这一千○四十回、
五百多万字的演义,内容是够丰富的,叙述是有系统的;至于全面、正确,
当然还有很大距离。就文字而论,比较通俗;但融化旧史文字,仍不免有艰
深之处。
批注是帮助读者理解史事的,大至可分三类:第一类是解释名词或说明
史事前后关系的。如《南北史演义》十三回讲到十六国中的五凉、四燕、三
秦、二赵,每个名词下都注明是哪几国。此外如地名、官名、人名或年代也
有一些注解。至于后事和前史有关系的,如已见前一演义,或已见本书前若
于回也择要注明。这是用胡三省注《通鉴》的旧例,对读者是有帮助的。可
惜这种小注,还不够多。第二类是对史事作一些考证,或注明史料出处的。
这种注分量比较少,但对读者有启发。第三类是专为批评演义内容是非,或
故为惊人之笔,或提醒读者注意的,这一类分量最多。如《唐史演义》第廿
七回,讲到张公艺书百“忍”字以进高宗一节,注云:“不没公艺。治家宜
忍,治国不专在忍,王船山曾加论辩,可为当世定评。”《明史演义》第廿
七回,讲郑和下西洋一节,注云:“郑和三次出洋,……论其功绩,不亚西
洋哥仑布。”这是对人物的评论,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至于欲擒故
纵,故为惊人之笔,这是小说家惯技,有时有点意思,多了就腻了。本书中
……… Page 4………
有时讲到男女关系,也有些批注,这就没有什么意思了。
总批是每一回结束后的总论,内容主要是评论史事,有时也讲“演义”
结构,都是用文言写的。这好像史论,借以抒发作者对历史的见解。用今天
的观点来看,里面有可取之处,也有不可取的。
二、本书的史料根据
《中国历代演义》的特点,是取材比较审慎可靠,它主要根据正史及各
类比较可信的历史记载,也参考一些野史。蔡东藩没有而且也不主张像一般
演义小说那样用虚构故事来写历史演义,他自认为 《中国历代演义》是历史
演义,不过较为通俗而已,却不是一般演义小说。像 《三国演义》,大家已
认为是“七分实事,三分虚构”(见章学诚《丙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