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3/4 页)
帝轻描淡写的说,羌族虽然是游牧名族,但是马匹极为雄壮,武力值强大,比起北方的狼族,他们更容易满足,一般他们有什么要求,皇帝都会答应。一个公主而已,不说他皇宫后殿不受宠的公主,随便找个宗室的女子封了便是,他当初不愿意牺牲他姐姐,并不代表他现在不愿意牺牲他不受宠的女儿或者是其他女子。
羌族的少将军行了行礼说:“我们这次求娶的不是别人,正是皇上您掌中的明珠,明珊公主。”
皇帝听见了自己宠爱的女儿的名字,心紧了一紧,面色沉了下来,却不欲叫底下的羌族少将军看见。他哈哈大笑说:“你可能不知道,明珊不仅是我的掌上明珠,也是淑妃的,我一个人可不能答应,得问问淑妃。”
羌族少将军行了一个礼,恭敬的说:“这是必须的,请大梁朝皇帝放心,我们一定会珍惜明珊公主这颗明珠。”
皇帝勉强的笑了笑,阴沉的进了后书房,将桌上的墨砚狠狠的砸在了地上,怒道:“看来有些人也太不安分了,当我死了么?羌族是如何知道明珊的?”
淑妃在后宫听到羌族想要迎娶三公主时,指甲都掰断了,硬声道:“当我好欺负?”
三公主知道此消息的时候,吃了一惊,她并不傻,知道太子去世以后,地位崇高的淑妃和她弟弟便成了后宫人攻击的把心,对方显然知道她心系于沈于锋,和亲一事,她怎么都不会愿意去,淑妃和十一皇子心疼于她,一定会苦苦哀求,虽然皇帝到最后会心疼答应,但是到最后寒了皇帝的心,淑妃和十一皇子会有什么好果子吃?
十一皇子听见心腹小太监在他耳边说了,急急的跑到淑妃的宫殿,看见三公主正冷冷地坐在那儿,拉着三公主的手便往外面跑。
三公主挣脱了他的手,背着脸不说话。
十一皇子急急地说:“我们去求父皇,一天也好,两天也罢,我们跪着,哭也好,闹也好,都别让父皇答应羌族。”
淑妃在一边心烦意乱,见小儿子如此经不住事儿,狠狠的打了小儿子一巴掌,把十一皇子都打愣了,“你发什么疯?当初你父皇留着泪都送走了他亲姐姐,这次有什么区别?羌族是不能得罪的。”
皇帝当晚收拾了情绪便来到了淑妃的寝殿,他见自己一向钟爱的女子,不留发饰的与自己宠爱的女儿和小儿子在一起发愣,就知道这件事,让她头疼了。
淑妃知道皇帝的性子,见了皇帝也没有怪罪、请求皇帝,只是拍了拍三公主与十一皇子,示意皇帝来了。
☆、第45章 和亲
三公主看到皇帝,撇了撇嘴就想哭,她从小都受到皇帝的宠爱,在宫内做过的偷鸡摸狗的事不少,每次都皇帝为她担下了,就连她看上沈于锋,皇帝最后也于心不忍之下,答应了她的请求,却不料此事一起,估计这事得黄了。
皇帝一双眼睛深深的看着三公主,这个女儿长得最肖似他,又是他国力强盛的时候出生,他怎么可能不喜欢疼宠。
羌族的要求他可以不答应,但是后果呢?大梁朝的左边是羌族右边是狼族,狼族土地贫瘠,粮食稀少,每年虎视眈眈都要进犯大梁朝几次,而羌族只是每年固定的向大梁要一点东西,所以大梁的国策是对狼族是打压,对羌族拉拢,如果两个外族都闹起来,皇帝的社稷就毁于一旦了。
淑妃心中后悔,因为太子的病来得又急又快,让她找不到合适的时候请求皇帝为三公主与沈于锋赐婚,知道皇帝心中打算的,除了她、十一皇子、三公主外,没有几个,如果现在皇帝说早已把三公主赐给沈于锋反而有不想把三公主嫁与羌族,急急嫁了之嫌,这样的话,会更加惹怒羌族。她的双唇喃喃动了几下,又选择了沉默。
十一皇帝迫切的声音打破了一室的沉默:“父皇,姐姐怎么能去那样的地方,听说羌族人兄弟能共娶一个妻子,人民野蛮,狂风枯沙…”
十一皇子还没说完,三公主便挥手打了十一皇子一个巴掌,十一皇子捂着脸,愣了说:“姐姐,你怎么?”
三公主见皇帝脸色已经不愉,她硬着嗓子说:“当年明善公主能去的?我为什么不能去?谁说我这朵娇艳的花只能开在京城?我偏偏要在羌族也过的很好!”这一席话掷地有声,让宫内的所有人都对她刮目相看。
皇帝的面色缓和了一下,他仔细端详着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女儿,说三公主像他,不如说像他那早逝的姐姐,可是谁知道,这两人的命运又这么想象呢?他侧着头回想了一会儿,淑妃在一边看着皇帝的脸色,指甲狠狠的划破了手心,在大梁朝的社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