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2/4 页)
哉》一文中说:也许这“作秀大王”是没事闲的吃饱了撑的,也可以怀疑他秀慈善实际上是为了自己更出名。可最起码他让更多的人知道了有个孩子需要救治。多一个人知道就等于这孩子多一线希望。他确实做了可以帮助白血病患儿的事情,这总比那些什么都不做的强。
《半岛晨报》认为《善良的作秀也比冷漠的旁观更温暖》:现在是一个患了白血病的孩子,和死神争分夺秒的危急时刻,我们需要和时间赛跑,这种赛跑是用行动来实践的,不是用口头来苍白声援的。在生命危急的时刻,不妨让善意的作秀行动来得更猛烈些吧。
4月4日,《莫要轻言“道德绑架”》认为,在一个贫富差距悬殊的时代,在没有深刻影响到名人们正常生活的情况下,以一种作秀的手法对名人慈善进行呼吁,似乎并不应该套上一个“道德绑架”的罪名。
随着讨论的深入,一些评论将问题引向深入。4月2日,《21世纪经济报道》发表评论员文章《我们都是潜在的徐冉》,声称残酷的事实是,绝大多数的我们,其实都是潜在的徐冉。一篇《“唐僧向名人化缘”恶搞了谁》的文章称,想跟诸位探讨一个深层次的问题:与其说此事恶搞了当前的名人,还不如说恶搞了当前的医疗体制以及当下的冷漠流行病。
恶评逼迫再秀正名(2)
为了回击一些评论认为比特“借机牟利”,甚至以此诋毁河南人,他于3月31日来到郑州二七塔下,以每小时50元招聘“唐僧”再次秀了一把。虽然已作“正名”,处于风口浪尖上的比特承认,骂名太重令其抬不起头,支持虽少却也令他欣慰不已。“为了快速救小徐冉,我受点委屈没有什么。我的本意并非胁迫几位名人,只是想让他们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帮助呼唤爱心而已,没向他们要一分钱。”比特透露,此事迫使凤凰卫视将于“五一”前后播出的节目提前至4月1日播出,并扩大了事件影响,而事后《新京报》追踪有一家企业愿意捐款几万元,“这个事情最为重要的是,让更多的人谈论求助问题,这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而对于丝竹对他的方式表示“不屑”,比特在与一位媒体记者探讨时表示,不与丝竹计较,“我不是在帮她,我是在帮徐冉。如果她有一双慧眼的话,也不会走那么多弯路了,她不懂我的良苦用心。”
5月24日,凤凰网刊发《一虎一席谈对象获捐助》,透露深圳一家公司老板看到凤凰卫视报道后,通过“中华慈善总会凤凰关爱基金”汇款10万元给徐生智尽快帮助小徐冉治病,徐生智也表示汇款已经收到,她及徐冉爷爷分别去信,表示感谢。
据称,目前小徐冉的病情已经得到了控制,正向好的方面发展。
记者有话说:给求助穿上创新的外衣
这场作秀,比特摒弃了之前依附其身的一惯标签:裸奔、美女、乞讨,但他致力追求的眼球元素并没丢弃,这次变成了唐僧、化缘、名人。这些元素巧妙地成为媒体不吝版面的关注,长枪短炮之后,同样是轰动全国的沸沸扬扬,也让8岁男孩重病在床命危待救的事件广为人知。这是比特的高明,更是他的另类思路。
同样的社会求助,与比特在深圳所策划的大肚女童街头求助相比,唐僧北京地铁化缘在主题上异曲同工,以一种出其不意的方式拷问社会,拷问日渐冷漠的救助环境,引人思考引起关注。
对此,比特似乎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全国各类求助事件纷纭涌现,人们已经陷入一种审判疲劳,要不售卖身体器官,要不以身相许,花样百出的同时折射出比特所言——求助,也存在市场竞争。但是真能被世人关注甚至慷慨解囊,这些形式上的推陈出新,远远抵不上这种向社会喊出的爱心拷问。
比特以前的策划,总是将策划的主角放在卑微的位置,而这次却是高调亮相,以历经大难成功取经归来的大英雄唐僧为代言者,向名人向社会发出救助一条生命的呼唤,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天悯人,一种大而无私的关怀。
但是,两次的直接效果却有天壤之别。大肚女童两天募捐万元半个月募得11万元,远远超出手术所需的4万元,而唐僧却没有为患白血病的徐冉化来直接的善款。
尽管,比特并不这样认为,他称唐僧地铁化缘还是非常成功的,因为吸引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徐冉重病待救的悲惨事件深入人心,唤起人们潜在的爱心效应不可估量。而原本一个月后播出的凤凰卫视节目也提前推出,更是让事件的影响以及这种对社会良知人情冷暖的拷问骤然升级。
而对没有化来直接善款,笔者认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