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4/4 页)
切地问地面上的一个人:“请问,我们现在是在什么地方?”
“气球上!”地面上的人回答。
这个回答,对气球上的人而言,就是典型的“正确但无用”。
传统的作文教学,就有一些这样“正确但无用”的结论。
比如:散文要“形散神不散”是大家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好象有了这句话,散文就能写出来了。的确,这句话没错,但什么样的文章要“形散神也散”呢?我们在具体写作中应该怎么做呢?没有了下文。所以,这句流传了多年的至理名言,对作文教学而言,就是一句“正确但无用”的话。
再如,作文写得不好,无论是什么原因,很多人都用一句“基础打的不扎实”来概括,这句话也属于“正确但无用”的范畴。
。。。。。。
中国奋战雅典奥运会的领军人物,国家体育局局长袁伟民先生曾说:比赛打到紧要关头,教练叫暂停时说些什么,也是很有讲究的。有的教练总喜欢说“要好好打”、“要狠狠打”这一类听似正确的话,其实,在这个时候,这些话一点作用也没有。运动员在比赛中谁不是在好好地打、狠狠的打呢?这个时候更重要的是告诉选手们具体该怎样做。
(二)似是而非
似是而非,在这里是指一些结论,表面上看很正确,仔细一琢磨,却发现并非如此。
例如:“偏题跑题”是作文的常见问题,作文讲评时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审题不严”,似乎偏题跑题的所有根源就在于此。这句话听起来很正确。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作文前,请专家们把题目的前后左右、内涵外延分析个清清楚楚,透透彻彻,然后再让同学们动笔,是不是就可以保证大家不偏题跑题了?
如果作文偏题跑题的原因是审题不严,那么,足球运动员射门打偏,是不是“审”门不严?画家画人物画的不像,是不是“审”人不严?。。。。。。
显然,除了极少数看错、看漏题目的情况,对“偏题跑题”而言,“审题不严”就是一句“似是而非”的教导,初看很正确,再多想几步,就发现不是那么回事了。
现在市面上流行的所谓“找题眼、分析命题的词性结构,找中心词等等”一类审题理论,我个人总觉得有点像练气功的走火入魔。
。。。。。。
诸如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不光学校的课堂上有,在很多其他的行业也有。医生给病人看病,讲的是对症下药,绝对不能用一句“体质不好”来推脱,体质多好的人能够保证自己不生病呢?在这里,“体质不好”就是一句“似是而非”的话。
“正确但无用”和“似是而非”这两块蒙眼布,蒙住了我们作文的眼睛,并使得我们的作文一直在入门阶段徘徊转圈!
。 最好的txt下载网
03 制胜武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孙悟空降妖有金箍棒,上网冲浪有宽带网,当年芝加哥公牛队夺冠靠的是乔丹。要认识、掌握作文的规律,让大家都写出精彩文章,我们手上有什么武器呢?
老是揭不开作文的蒙眼布,社会各方的批评和压力自然加大,相关人员的心态也开始倾斜。有时不免病急乱投医。
据报道,2001年,北京某区教育局郑重下文,要求所属中学语文老师必须与学生一起写作文,且每月不得少于一万五千字,以求提高本区的作文教学水平!
如果说这种做法多少有点“恨铁不成钢”的话,那么,这些年,在一些学校和老师中流行的“抄袭克隆”的办法,就显得非常的不妥当,甚至有点饮鸠止渴的味道了。这些学校和老师,在中高考的压力下,不是潜心研究作文停滞不前的病根,并积极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而是把眼光投向了“抄袭克隆”背范文、抄袭范文。这个办法像赌博似的,当然不会提高大家的作文水平,也无法保证考试时一定能“克隆”得上。相反,倒容易给广大师生的精神世界造成污染,甚至给他们将来在考场之外的漫长人生埋下难以觉察的祸根。
其实,病急不必乱投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