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页)
在这庄重的皇家宴会上,这个27岁的骑兵队长,好像未注意到这个漂亮而又紧张的小公主。但是,这是他与14岁的克娄巴特拉第一次相遇。此后,山河承受了多少战火,英雄经历了多少磨难。13年之后,两人才再度重逢。如果现在他俩互相对视一眼,说上一句话,也许,二度见面的机会就不会出现了。如果现在在他这短暂的停顿中,春风让他俩挨得更紧一些,也许那个夏天她想开花结果的愿望就不会让他们再度相逢了。他们坐在酒宴上,一个像漂亮的阿芙罗狄忒,亮丽如娥眉月;一个像快乐的赫拉克勒斯,潇洒又英俊。一个是温柔的希腊少女克娄巴特拉,一个是年轻的罗马军官马克·安东尼(Mark Antony)。将来有一天,一个要模仿美丽之神,并代表美丽之神,一个要模仿大力神,并代表大力神,而现在两人都还远未拥有美丽之神和大力神那样的成熟神力。
阿芙罗狄忒 三(1)
3年之后,小公主克娄巴特拉当上了埃及女王。
克娄巴特拉登上王位正是埃及处于衰败时期。在他父王在位的最后几年,这位皇家吹笛手生活在动荡游移之中。实际上,皇家吹笛手的全部财产都被罗马的一个财政大臣扣押了。当国王不得不把这个罗马人赶跑时,罗马就认为将埃及这片土地占为己有的时间到了,如同吞并地中海沿岸大部分地区。就在埃及即将被划作罗马的一个行省时,那年,在波斯战场上,克拉苏全军覆没了。正因为这样,埃及才免遭蹂躏,但当这位名声不好的皇家吹笛手驾崩时,埃及已是摇摇欲坠了。
他要把17岁的克娄巴特拉和10岁的托勒密一并立为埃及统治者。他立下了遗嘱。但是,根据古埃及法老的习惯规定,真要这样做的话,这兄妹俩就得结为夫妇。在一次庄严的祈祷时,他委托罗马人充当他遗嘱的执行者。因为他看得很清楚:围绕在另外两个更年幼的孩子———13岁的阿尔西诺伊公主和另一个小托勒密周围,阴谋将会在王宫里发生。这四个人中,谁会把其他几个压制、流放或谋杀掉呢?为这种行径扫平道路又会是哪一个帮派呢?就像乞求神灵一样,这个希腊埃及人乞求罗马###院,请他们来维持埃及的秩序与和平。纵然身处陵墓里,他也要求助于罗马,这个命运的主宰;而罗马呢,迟早有一日,会把埃及征服,或者是把世界霸主的权杖拱手让与埃及人。
克娄巴特拉并未同她的亲弟弟成婚。在她17至21岁之间,她都做了些什么,无人知道,这是她生活史中惟一留下来的一段空白。但在这5年中,的确发生了一些重大事情,至少她被赶下了台。由于被人赶下了台,克娄巴特拉隐退了一些日子,而隐退只是为了重新夺回她的王位。一位古代作家为我们保留下来一道指令,透过这道指令,我们能了解一点她君临天下的感受。
克娄巴特拉女王刚即位时,罗马驻叙利亚总督派他的儿子来亚历山大,要把当时随安东尼一起来亚历山大城担任警戒的守备部队拉回去。然而,这支以凯尔特人(Celtic)和日耳曼人为主的军队,原本纪律严明,现在却成了一帮散兵游勇,士气低落得很。士兵们不愿开赴,不愿为另一场波斯战争去送死,而只想同他们的埃及妻子待在一起。他们非但不去,还杀了那个总督之子,赶走了他的警卫。克娄巴特拉女王作何反应呢?这些是一半属于她的臣民的人,把傲慢的罗马人的发号施令挫败了,她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看到这样的局面,难道她不会因此而高兴吗?克娄巴特拉不是那种为感情所左右的帝王,她下旨把这些人统统抓了起来,戴上镣铐,押到叙利亚,交给那个罗马总督,告诉他正是这些人杀了总督之子。
然而,这个罗马总督也非感情用事之人。他没有残酷地报复这些杀了他儿子的人,反而把他们送回埃及,并传话给埃及女王克娄巴特拉:有权逮捕罗马人的人,只有罗马长老和罗马官员!对此,她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呢?她会从中吸取到什么呢?对克娄巴特拉来说,这可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啊!
不久,又有一艘罗马船开进了亚历山大港。奉其父庞培之命,格内奥斯·庞培奥斯前来收编这支军队。这些粗野惯了的散兵游勇,知道这回他们将归属于当代最了不起的将军麾下,同恺撒本人交战!这一回他们积极了,准备动身出发了。
在这场为权力而展开的决战中,你得迅速站在庞培一边。克娄巴特拉获悉这些信息之后,不仅释放了这批士兵,还送了50条船给这些罗马人做交通工具。的确,这次充当庞培信使的庞培之子比安东尼年轻得多,也更为优雅得多。如果庞培打赢了,她可是给她的老朋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