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页)
孔子毕生追求的“复礼”,即复“中庸”之德。为了实现这一理想,孔子极力宣扬“礼”,视“礼”为安身立命的基础,做人的根本。他说:“不学礼,无以立。不知礼,无以立也。”
后来,董仲舒的“天人合类”、程朱以“天理”为本思想,都没有超出“和”的思想。“和”即“中庸”之德,是至高的“道”。
再次,《周礼》影响了中华民族性格与人格形态。君子在西周指统治者,后来成为贵族阶级的人格规范,其含义渐渐被道德化、宽泛化了。
孔子进一步将有道德、有教养的人称为君子,给“君子”一词注入新的含意。“知书达礼”、“温柔敦厚”的君子,体现了和谐的中性性格特征。“君子”人格的本质,即《周礼》“和”思想在人伦方面的体现。后人对“温温恭人”、“温柔敦厚”性格的崇尚,与《周礼》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王国维将《周礼》的基本原则归纳为尊尊、亲亲、贤贤和男女有别。其实尊尊维护上下和谐,亲亲维护亲族和谐,贤贤维护用人和谐,明男女之别维护性别、家庭和谐。
总之,在《周礼》中,天人合一是“制礼作乐”的基础,人伦和谐是手段,政治社会和谐是目的。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四章 从大同之治看《礼记》
《礼记》是秦汉以前礼乐文化的论著汇编。
相传孔子之后,其门徒“七十子”散居于各诸侯国,所传讲礼的文章甚多,十分博杂。西汉宣帝刘询在位时,今文礼学大家戴德选其八十五篇汇编成《大戴礼记》,其侄子戴圣选其四十九篇汇编成《小戴礼记》。东汉后期,大戴本流行滞后,小戴本渐渐凸显,并以《礼记》之名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盛行于世。
《礼记》主要是对礼制、礼意的记载和论述,其中涉及秦汉以前的社会组织、生活习俗、道德规范、文物制度等,反映了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思想。这些都是研究古代史的重要材料。从艺术角度看,《礼记》议论文中的部分章节,雍容大雅,气势沛然,结构严整;其记叙文则又文笔凝练,言简意赅,尤其部分叙事小品,生动形象,意味隽永,多优秀之作。
《礼记》于宋代列入“十三经”,为士子必读之书,对后代思想、文学都有一定影响。主要注本有东汉郑玄的《礼记注》、唐代孔颖达的《礼记正义》、清代朱彬的《礼记训纂》和孙希旦的《礼记集解》等。
一、众说纷纭论《礼记》
《礼记》的作者、编纂者和成书年代,众说纷纭,呼声最响的当数西汉戴圣编纂、孔子门徒“七十子”所著。
西汉武帝末年,河间献王刘德从民间得到一批古文先秦旧书,其中有“《记》百三十一篇”。(《汉书&;#8226;艺文志》)由于《记》依附于“经”而流传,性质类似于现在的参考资料,不得列入学官。
尽管如此,《记》依然受到儒家学者的高度重视,许多人都搜集了自己的选本。经过多年的比较和淘汰,到东汉中期,戴德、戴圣的选本渐渐确立下来。
郑玄在《六艺论》中说:“今礼行于世者,戴德、戴圣之学也。戴德传《记》八十五篇,则《大戴礼》是也;戴圣传《礼》四十九篇,则此《礼记》是也。”(孔颖达《礼记正义&;#8226;引》)
西晋儒家学者陈邵却持不同见解,他在《周礼论序》中说:“戴德删古《礼》二百四篇为八十五篇,谓之《大戴礼》;戴圣删《大戴礼》为四十九篇,是为《小戴礼》。后汉马融、卢植考诸家同异,附戴圣篇章,去其繁重及所序略而行于世,即今之《礼记》是也。郑玄亦依卢、马之本而注焉。”
《隋书&;#8226;经籍志》基本承袭了陈邵的观点,其差异一是将“二百四篇”改为“二百十四篇”,二是将“四十九篇”改为“四十六篇”,将马融“去其繁重”改为“定《月令》、《明堂位》、《乐记》三篇”,合四十九篇耳。
其“志”曰:“汉初,河间献王又得仲尼弟子及后学者所记一百三十一篇献之,时亦无传之者。至刘向考校经籍,检得一百三十篇,向因第而序之。而又得《明堂阴阳记》三十三篇、《孔子三朝记》七篇、《王史氏记》二十一篇、《乐记》二十三篇,凡五种,合二百十四篇。戴德删其烦重,合而记之,为八十五篇,谓之《大戴记》。而戴圣又删大戴之书,为四十六篇,谓之《小戴记》。汉末马融遂传小戴之学,融又定《月令》一篇、《明堂位》一篇、《乐记》一篇,今四十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