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1/4 页)
俞敏洪曾这样阐述他和“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在运作模式上的区别:
他的演讲煽动能力比我强,我的产业化思路比他好。
所谓产业化,是一个集合概念,是指具有某种同一属性的企业或组织的集合,形成社会普遍承认的规模程度、通行法则,并在全社会范围内达到通变,从而完成了从量的集合到质的激变,真正成为国民经济中以某一标准划分的重要组成部分。
判断任何一个行业是否具有产业化特征,就要看它是否具有一整套规范的操作方法。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衡量:一是市场需求是否规模化,二是人才队伍是否成熟和稳定,三是市场细化是否可行,产品链是否逐渐完善。
英语培训是教育行业中具有明显的产业化特征的组成部分,它具备了符合这三个条件的特征:从20世纪90年代的出国热,到后来出现的人们在学习、工作、晋升等方面对英语的多样化需求,以及进入21世纪后由于中国加入WTO、申奥成功等历史大事件的推波助澜,学习英语在中国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这个大环境只会越来越好。在这一环境的推动之下,正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该行业中。据统计,至2007年我国已经有超过5万家外语培训机构。它们吸纳了众多优秀老师进入,演化出了花样繁多的教学手段,从而结束了传统英语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局面,使英语培训与社会生产紧密结合,并产生了分工,产品链逐渐建立,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主导产业。
大环境非人力所能为之,但是聪明的创业者可以顺势而为。可以说,俞敏洪创办了新东方,这个“点”踩得非常准。
此外,在一个尚未完全产业化、规范化的行业里,不完善就是机遇。这种不完善,也许是人才缺乏,也许是市场有待细化。谁抓好这两点中的任意一点,谁就能先人一步,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新东方之所以能获得今天的优势地位,要归功于它在这两个方面的先行一步。不过,俞敏洪本人并非能未卜先知,而是他做新东方时总是秉持着一种“比别人多做一点,比别人做得好一点”的朴素的创新思维。
俞敏洪在创办新东方初期并没有什么想法,纯粹是出于生计考虑,不过,他的很多做法仍然区别于当时同样做出国考试培训的一些竞争对手。他向学员收取的学费并不高,如别人收360元,他只收180元。他还经常向学员赠送学习资料、笔纸等小礼物,最重要的是新东方的课堂总是充满欢声笑语,老师和学员的互动性很好。
俞敏洪善于从学员的需求出发,不断完善新东方的业务结构。当时参加培训的学员绝大多数都是为了顺利出国留学,而到新东方来“过一水”,以掌握TOFEL、GRE考试的应对技巧。但是,新东方能教授这些技巧,其他学校也能。新东方创办之前,北京当时就已经有三四家同类学校,而成名于20世纪80年代的上海前进学校也比新东方要有名得多,有很多学员都从北往南去上海学TOFEL。所以,俞敏洪知道,要吸引到更多的生源,新东方必须要能提供其他学校所不能提供或者忽略的服务。
他做到了。比如说,当时新东方就开辟了一块由一个加拿大人主持的出国咨询业务,学员可以就近咨询,获得包括一些基本申请步骤、各个国家对待留学生的区别、各个大学颁发奖学金的流程和决策有何不同、读研究生和读博士生的区别在什么地方等必要知识。俞敏洪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教学与相关服务的相配套其实就是一种“产业化”思路,他只是觉得,要将“新东方”的品牌打出去,就得比别人多一点不一样的东西,具体说来,就是发现学员的需求,尽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产业化”带来规模效应(2)
1995年,俞敏洪逐渐意识到,学生们对于英语培训的需求已经不只限于出国考试。比如,1995年加入新东方的胡敏就应这种需求,开发出了雅思英语考试培训,大受欢迎,胡敏本人也因此被称为“胡雅思”。而英语培训这个市场到底有多大,俞敏洪自己也并不知道。但他感到了那种巨大的潜力,这让他感到无比兴奋的同时,也感到很茫然。新东方如果按照当时的模式发展下去,不一定会被淘汰,至少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新东方的那一套还有市场,但是却很难在众多学校中脱颖而出。
培训学校普遍做不大是有原因的,由于对个别讲师的过分倚重,每个讲师都可以开一个公司,但是每个公司都做得不大。所以,俞敏洪需要找到更多的合作伙伴,帮他控制住英语培训各个环节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