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页)
高的境界……
俞敏洪认为,人们做事情常常会有两种状态,一种是自愿自觉去做,另一种是尽管艰难却不得不去做,坚韧不拔地去做。肚子饿了我们会去吃饭,困了累了我们会去睡觉,快乐的地方只要有机会我们会去寻找,如电影院、游乐场或名胜地。这些都是自愿自觉去做的事情。
但是,人不能只听从自己的意愿,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否则将会逐渐失去活力,甚至体会不到生命存在的意义。俞敏洪认为,只有进步和成就才能使我们感到生命存在的真正意义。人类是进步和成就的动物,进步和成就包括经验的积累、精神的培养、学识的增加、智慧的获得、人格的塑造等,当然也包括世俗的财富、名声和地位的获得。但所有这一切并不是天生带来的,而是必须通过后天的努力才能获得。而这种努力在大部分情况下是违反人性趋向懒散的特性的,只有依靠坚韧不拔的精神才能继续前行,最终到达目的地。
我们每个人都有爬山的经历,如果我们爬一座小山,可以用散步的心情一边欣赏风景一边爬上去,不需要付出太多的努力;但如果我们要爬上泰山或黄山,即使你非常自愿自觉去爬,也会爬得你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尽管景色很美,有的人也可能会中途放弃;如果我们要爬珠穆朗玛峰,那就绝对不仅仅是自愿自觉的问题了,这需要我们付出所有的精力、体力、耐力,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面对绝境的决心,还要做好付出自己生命的准备。
著名企业家王石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攀登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要经历诸多艰难险阻,一些职业登山家历时数年,攀登多次才终于登顶。而王石以52岁的“大龄”加入攀爬珠穆朗玛峰的探险队中,经历了严酷的考验,终于在2003年5月22日14点37分登上了珠穆朗玛峰顶峰,成为了完成这一壮举的第一位中国企业家。
登山是王石的爱好和兴趣,但是,当面临着珠穆朗玛峰这一具有巨大难度的挑战时,可以肯定的是,此时已经无关爱好和兴趣,而是对个人是否拥有坚韧不拔、毫不认输的精神的考验。
凡是做出大事业的人,也许刚开始是出于爱好和兴趣,自觉自愿地去做了,但到后来自觉自愿已经退到其次,坚韧不拔的勇气和意志开始越来越占上风,自己对自己的承诺,别人对自己的期待,使自己不得不努力前进,不断突破自己的局限。
新东方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同样也是俞敏洪从自愿自觉到坚韧不拔转变的一个过程。
俞敏洪喜欢当老师,他曾说:“我这辈子什么都可以离开,就是不可以离开讲台。”他讲课十分投入,激情四射,并很享受和众多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一起分享学习技巧和人生哲学的时光。
但是,新东方规模越大,俞敏洪就越不能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比如,他再不能像从前一样能经常和学生们见面,因为作为公司代表,他必须接待媒体采访,必须四处奔波为新东方做宣传……他的工作重点不再是上课,除非是一些重要的讲演,他一般很少出现在课堂上。
新东方上市之前,俞敏洪是一个老师,也是一个管理者,要对集团的所有教员和学生负责;新东方上市之后,他除了是一个老师,一个集团董事长,更是对股东负责的新东方代表,其他股东都可以将股票套现走人,唯独他不行。
此外,俞敏洪作为新东方最高管理者,协调好新东方各位王牌老师之间关系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棘手的。而在骨子里,俞敏洪仍然有着知识分子的情结,这也就意味着他即使转变为一个商人,也是一个带着书生气质的商人,熟谙和运作商场上各种必需的规则必然不是他“自愿自觉”的事情。
做得特别累的时候,我很想关掉新东方,却都没有做到,因为我发现要为4000名员工负责,为股东负责,为自己负责。
“责任”,使俞敏洪不能任由天性只做自己“自愿自觉”的事。这份责任里,有他对新东方几千名教员职业生涯的承诺,有他对众多从海外归来和他一起创业的好友们共闯天下的承诺,有他对新东方学生们放不下的眷眷之情。而归根到底,“新东方”就好像他的另一个孩子,他怎么可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孩子走向消亡。
现在新东方做大了,自己所面对的困难反而越来越多了,有些困难是因为中国的客观现实造成的,但有些困难存在完全是因为我的无能和性格缺陷所致。放眼看去,我开始明白,只要新东方存在着、发展着,我所面对的困难和痛苦将会无穷无尽。多少次痛苦万分时,我下定决心要放弃新东方,希望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