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3/4 页)
世称:木圣(科圣)
民族:汉
性别:男
生卒:(前76…前39)
籍贯:南阳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阳县北)人
学识:文学家。天文学家
所属社团:浑天说代表人物之一
发明创作:漏水转浑天仪,候风地动仪,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飞行数里的木鸟等等。
家庭出身:名门望族。其祖父张堪自小志高力行,人称圣童。
主要经历:十六岁以后曾离开家乡到外地游学。他先到了当时的学术文化中心三辅(今陕西西安一带)。这一地区壮丽的山河和宏伟的秦汉古都遗址给他提供了丰富的文学创作素材。以后又到了东汉首都洛阳。在那儿,他进过当时的最高学府——太学,结识了一位青年学者崔瑗,与他结为挚友。崔瑗是当时的经学家、天文学家贾逵的学生,也精通天文、历法、数学等学问。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张衡应南阳太守鲍德之请,作了他的主簿,掌管文书工作。8年后鲍德调任京师,张衡即辞官居家。在南阳期间他致力于探讨天文、阴阳、历算等学问,并反复研究西汉扬雄著的《太玄经》。他在这些方面的名声引起了汉安帝的注意。永初五年(公元111年)张衡被征召进京,拜为郎中。
元初元年(公元114年)迁尚书郎。次年,迁太史令。以后曾调任他职,但5年后复为太史令。总计前后任此职达14年之久,张衡许多重大的科学研究工作都是在这一阶段里完成的。顺帝阳嘉二年(公元133年)升为侍中。但不久受到宦官排挤中伤,于永和元年(公元136年)调到京外,任河间王刘政的相。刘政是个骄横奢侈、不守中央法典的人,地方许多豪强与他共为不法。张衡到任后严整法纪,打击豪强,使得上下肃然。3年后,他向顺帝上表请求退休,但朝廷却征拜他为尚书。此事颇有蹊跷,因尚书的官职远低于侍中或相,他是否应征,史载不彰。就在这一年(永和四年,即公元139年)他即告逝世。
代表作品:天文《灵宪》、《算罔论》等
诗歌《怨篇》、《同声歌》。《四愁诗》等
辞赋《二京赋》
作品欣赏:
《怨篇》三首
一
猗猗秋兰。植彼中阿。有馥其芳。有黄其葩。虽曰幽深。厥美弥嘉。之子之远。我劳如何。
二
我闻其声。载坐载起。
三
同心离居。绝我中肠。
《同声歌》
邂逅承际会。得充君后房。情好新交接。恐{日栗}若探汤。不才勉自竭。贱妾职所当。绸缪主中馈。奉礼助蒸尝。思为苑蒻席。在下蔽匡
床。愿为罗衾帱。在上卫风霜。洒扫清枕席。鞮芬以狄香。重户结金扃。高下华镫光。衣解巾粉御。列图陈枕张。素女为我师。仪态盈万
方。众夫所希见。天老教轩皇。乐莫斯夜乐。没齿焉可忘。
《四愁诗》
我所思兮在太山,
欲往从之梁父艰。
侧身东望涕沾翰。
美人赠我金错刀,
何以报之英琼瑶。
路远莫致倚逍遥,
何为怀忧心烦劳。
我所思兮在桂林,
欲往从之湘水深。
侧身南望涕沾襟。
美人赠我琴琅��
何以报之双玉盘。
路远莫致倚惆怅,
何为怀忧心烦怏。
我所思兮在汉阳,
欲往从之陇阪长。
侧身西望涕沾裳。
美人赠我貂襜褕,
何以报之明月珠。
路远莫致倚踟蹰,
何为怀忧心烦纡。
我所思兮在雁门,
欲往从之雪雰雰。
侧身北望涕沾巾。
美人赠我锦绣段,
何以报之青玉案。
路远莫致倚增叹,
何为怀忧心烦惋。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朱穆
姓名:朱穆
字号:字公叔,又字文元
谥号:文忠先生
民族:汉
性别:男
生卒:(100~163年)
籍贯:南阳郡宛(今南阳市)人
学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