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春秋逢乱世风雨恨飘摇(一)(第2/2 页)
化险为夷,得以脱身。共和十四年,即公元前828年,周厉王被废除后,剥夺政权,驱逐出朝廷,后来悲惨地死在他的流放地彘,即今天的山西霍县。
大臣们拥立姬静成为周朝的新帝王。周宣王即位后,吸取父辈的历史教训,整顿朝政,重视农业耕作,发展生产,改善民生,使得已经日益衰落周朝,重新复兴起来。
治理国家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朝廷上下成千上万人的齐心协力才能成功,周宣王虽然雄心勃勃,勤于朝政,但是那时的周朝已经积重难返,矛盾重重,再也不可能像周武王那样,用红色的文告,告诫天下,举国上下齐心协力就能取得显著成效。
虽然说是周宣王中兴,但是无论怎样努力也无法达到周康王时期那样,教化天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让不但让全国人民满意,让外国人也纷纷前来朝拜,献出各种珍贵的物产。
到了周宣王三十九年的时候,情况更加糟糕,边疆少数民族姜戎,看见周宣王危机四伏,国力衰微,就野心勃发,违抗朝廷命令,率领大军反对王朝。情急之下,周宣王机亲自统领朝廷军队,征讨叛乱军队,周宣王作没有经常周密策划就匆匆上阵,作战指挥无方,最后遭遇惨败,千里战场,尸横遍野,惨不忍睹,军队和武器都蒙受了重大的损失,自己也险些当了俘虏。
战争惨败之下,周宣王并没有吸取教训,还想重新发动战争,消灭敌军,又担心军队数量锐减,人数不足,只得率领军队回守太原,休养生息,重新组织力量,企图得以东山再起。
那时的太原,就是今天的固原州,正是邻近少数民族戎狄盘踞的地方,处于双方交战的前线。周宣王在战争时期,治理民众的方法,就是清理本地的户口,根据户籍档案清查,弄清楚究竟有多少人口,有多少车马和粮食,是否满足战时的需要,为发动战争作好充分的准备,随时准备征调和出征。
周宣王与少数民族姜戎部落作战,首战失利,恼羞成怒,求成心切,没有综合权衡各种不利因素,一意孤行。大臣仲山甫看到那种情形,就私自到周宣王的军帐里劝告周宣王,对他说,军队刚刚遭遇惨败,损失惨重,士气低落,不利于立即发动战争。
周宣王头戴王冠,端坐在王位上,板着面孔,听了仲山甫的劝告,根本没有当一回事儿,心里很不耐烦,摆了摆手说:“小小的姜戎部落,也竟敢自不量力,背叛朝廷,凭借一时的侥幸打败了王朝大军,我怎能咽得下这口气?只要我重新整顿军队,纠集力量,重新打过去,姜戎军队必败无疑,你不必多说,我自有主张。”周宣王拒绝了仲山甫的劝告,依然有条不紊地作战争的准备。整个太原城俨然是一个大军营,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中,成为了随时都有可能引爆的火药桶
。♂丝♂路♂文♂学♂网*♂.su♂ns♂il♂u.c♂om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