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页)
坠着,整个树木层叶间隐隐露出香烟缭绕的气息,神秘异常。我看得差点仰下树去。
在过去,又是一片大椰树林,以树王为标志,和我们来时遇见碧眼蝉的那片椰树林左右对称。如果把树王算上,这三点组成一个斜三角型排列,在整个森林中显得格外醒目。
我看着看着,竟然感到似曾相识,这斜三角在预示着什么,一时却又看不出来。妈的,有点,不,是很多的邪门。
胖子已经在树下不耐烦了,大声叫着,快点,老胡,发现shirley杨没有。
我滑下椰树,对胖子说了见到树王的情况以及斜三角组合,分析该怎么办。
王胖子也听呆了,他竟然要再爬上去看看。
我们分析了一会儿,得不出有益的结论。眼下shirley杨生死未卜,我们只有一路前行,碰碰运气了。
胖子痞子的性情又露出来了,叫道,管他丫的,我们去看看,说不定还能发现海盗的老巢,搞出大箱大箱的狗头金来呢。
我说,要是碰到大伙的海盗怎么办。
胖子呆了呆,显然他只想到狗头金,没有想到海盗巢里有没有海盗。他叫道,总之,遇佛杀佛,遇神杀神。奶奶的,海盗,谁拦我发财,我就劈了他,还要找到shirley杨呢,快走。顺手挥舞着军刀,还作了一个力劈华山的动作
话不多言,我们一鼓气赶过去,终于站在了树王的脚下。
第一卷 海角古墓 第十六章 菩提树
眼前的景象让我们咋舌不已。
在森林的中央,有一块几乎有十几亩的地方,静静地长着一棵树。不过,从下面看过去,就是密密麻麻的树林,一条条气生根从主干的树枝上拥挤地垂下来,又深深地扎根在泥土里。大的气生根上又生有小的气生根,真正是根生根,根连根,一眼望不到边。这些气生根大的有两三个人合抱那么粗,小的却只有筷子那么细。它们全部从半空中垂下来,再扎根泥土。不仔细看,你还以为它们是一棵棵树木,从泥土里生长出来,慢慢的有了枝干、叶子,可是一直往上看去,他们却只有一个铺天盖地的树冠。从气生根间隙望进去,里面黑洞洞的,看不到主干,不过可以想象主干最少也有三五十人合抱那么粗。
我后退几步,向树上身看去,奇怪地看到,这棵树向阳的那一面的枝条是青葱色的,生长着密密的绿叶,而背阴的那一面,枝条却全部是霜白色,生长着洁白如雪的嫩叶。这样站在阴阳分界点看去,这棵树泾渭分明,一半青一半白,简直就是截然不同的两半棵树合成的。而且向阳的青树长着深紫红色的橄榄球型果实,背阴的白树却长着浅青褐色的半圆果实,它们分别藏在云雾缭绕的枝叶间随风摇曳,似一层层小猴子般呵呵作响。
我指点给胖子看,胖子也是啧啧称奇。
我们正看得出神,忽然一声长鸣,从枝叶间冲出一双长颈细腿的红顶鸟儿,盘旋交颈,而后冲云直上。那细腻的长鸣袅袅不绝,一声高过一声,直到它没入高空云霭,似乎还九曲十八转,回荡在林木间。整个森林仿佛都给这鸣声带入了曲深幽静的深邃意境。
胖子兴奋地说,我知道了,这鸟儿是丹顶鹤。不错,鹤鸣九皋,只有仙家坐骑――丹顶鹤才有这样动人心髓的鸣声。
我点点头,还未说话,从高空中垂直落下一只深紫色的果实,宛如一颗炮弹重重地砸在面前的地上。
我俯身捡起来,这海碗大的果实左右两部分紧紧连在一起,原来全身遍布深紫色的斑点,其实却是淡灰色的质地,靠柄部位生长着三片卵形的骨革一般硬的苞叶,紧促地包着半个果体。
胖子问我,能吃吗?
我用瑞士军刀剖开果实,里面是乳白的果肉,汁液甜香扑鼻,中有一个心形核桃大的金色果核。
胖子取出来,叫道,咦,怎么还有和尚的图像。
我仔细看了看,那果核上确实有一个淡淡的坐莲和尚的塑像,果核全身发出淡淡的金光。
佛光?!我突然想到,那趺坐着莲花基座的和尚是如来像。
对了,这棵树是传说中的佛家至宝菩提树。
菩提树又名印度菩提树、毕钵罗树、觉树,原产印度、缅甸、斯里兰卡等地。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502年),僧人智药三藏大师从西竺国(印度)带回菩提树,种植于广州王园寺(后名为光孝寺)。从那以后,我国才开始有了菩提树。“菩提”一词为梵文音译而来,意思是觉悟、智慧,佛教一直视菩提树为圣树,印度则定之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