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2/4 页)
好,咱们言归正传,情况是这样,有一架我方的 军用直升机在边境的某一地域坠毁,由于某些敏感原因,我们不能再派直升机去了,所以, 我们的任务是组成一支特遣队进入这一地区,从坠毁的飞机残骸上找回一个文件包,这个文 件包非同小可,是绝密级的。〃 张海洋打开地图指着地图上一个用红铅笔画出的座标点说 ∶〃这是我们的目的地,你们仔细看看看。〃
钟跃民看看地图测算了一下∶〃嗯,穿插的纵深有六十多公里,这还是直线距离,实际上一 百公里也不止,你看这里,等高线密密麻麻的,山岳、丛林、峭壁、沼泽、河流都齐了,够 咱们喝一壶的,海洋,特遣队的编制有多大?〃
〃根据任务,这次临时组建的特遣队编制为二十人,由侦察一连技战水平较高的骨干组成 ,具体名单由咱们共同拟定。〃
吴满囤问道:〃你说说这个地区的情况。〃
〃典型的亚热带山岳丛林地区,地形很复杂,这倒没什么,关键是这一地带有大量的雷区, 是七九年那场边境战争留下的,我们手里没有明确的布雷图,况且这些地雷也不光是我们布 的,总之,这次任务危险性极大,恐怕是九死一生,咱们都要有心理准备。〃
钟跃民说∶〃我当是什么事,不就是取个文件吗?还至于派侦察兵去?我看派一个排的工兵 就够了,一边扫雷一边就顺手把文件包找回来了。〃
张海洋笑道∶〃跃民,你还是老毛病,上级一派任务你就发牢骚,最后是活儿也干了还不落 好,告诉你,这次任务是军区情报部下达的,曹军长亲自点了你的将,就是因为你们受过野 外生存和丛林战训练,亚热带丛林可不是闹着玩的,没有受过训练的人进去就别想出来,你 们不去谁去?〃
钟跃民沉思道:〃威胁最大的是地雷,尽管连队都受过排雷训练,但毕竟不专业。〃
张海洋赞同道:〃是啊,即使是专业排雷人员,也难免会失手,上次作战,工兵部队伤亡也 不小,地雷真是个讨厌的东西,不过,这次行动,还有两个工兵营的军官加入我们的特遣队 ,他们都是排雷专家。〃
钟跃民对吴满囤说:〃哦,那太好了,有工兵撑着,剩下的事咱们自己能应付。〃
一九七七年,郑桐和蒋碧云一起参加了文革后的第一次高考,在填写报考志愿时,郑桐在三 个志愿栏里都填写了北京大学历史系。他对蒋碧云说,他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到北大历史系 去读书;要么就哪儿也不去,就在陕北扎根了。
蒋碧云对郑桐选择感到心惊肉跳,这家伙从钟跃民走以后变得沉默寡言,成了典型的书呆子 。这倒可以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郑桐已经逐渐成熟起来,知道上进了。可是,曾几何时 ,这家伙变成了〃一根儿筋〃 ,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与常人有异,平时和别人相处 ,他要么沉默寡言,要么就一句话把人顶到南墙上,使对方感到很难堪。为此,蒋碧云曾多 次为郑桐的不近人情向别人道歉。
对高考,郑桐的兴趣不是很大,他认为大学教育对培养理工科人才是有益的,也是必须的。 而文科,尤其是文史哲类学科则不一定要进大学,听老师拿着教材照本宣科还不如在家自学 ,对于学文科的人来说,上大学不过是为了张文凭,这张文凭充其量相当于厨师的资格证书 ,以此来证明自己有资格从事厨师工作,不至于把砒霜当成白糖放进菜里。除此之外,用处 就不大了。
蒋碧云可不这么想,她对上大学的看法要现实得多,如果说要通过个人奋斗才证明自己的价 值,那么能够考上大学就是一个证明,自己是优秀的。她的要求不高,只要能上大学,无所 谓什么学校,什么专业,当务之急是要利用这个机会跳出陕北这块穷地方。
蒋碧云经过仔细考虑得出结论,对于前途问题,不要指望郑桐这个书呆子,他连自己的主都 做不了,眼下最明智的办法,就是她替郑桐做主,一定要上大学,而且一定考上北京的学校 。至于如何对付这个书呆子,蒋碧云自有办法。在一天夜里,蒋碧云走进郑桐的窑洞,她先 是坐在炕沿上久久望着睡熟的郑桐,然后慢慢地脱下衣服钻进郑桐的被窝……
在性的方面,蒋碧云是属于传统女性,她执着地认为性爱活动必须要在婚姻的前提下进行, 除此之外,都是有违道德的。郑桐与蒋碧云交往了多年,曾多次向她提出过性要求,都被蒋 碧云义正词严地拒绝了,记得有好几次,郑桐恼羞成怒地挖苦她可以上《烈女传》了。
郑桐说∶〃蒋碧云同志,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