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页)
的老店,从最初简陋的摆放水果、蔬菜、杂货的小门面房,经过大火洗劫后的重建、更名,可谓几经沧桑,已渐显出苍然老态了。
和田一夫把它重新装修、粉刷、吊顶,按美式超级市场的模式,配备了一应物品:收银机、进出关口、开放式货架、购物手推车……经这一番修整、装潢,老店的苍颜顿改,显得美轮美奂和洋气十足。
好一个购物天堂!它酷似和田一夫在美国打过工的那家超级市场。
这在60年代初的日本,还是很洋化的经营方式。
顾客初入这间充满了洋情调的超级市场,对没有了售货员这一中介环节,直接面对着琳琅满目的商品,可自由自在从货架上拿取自己中意的东西,都觉得新奇之至!
仿佛不仅买到了商品,还领略了不同的商业文化和购物观念,顾客不由得满心欢娱!这种心情,就像中国人在改革开放初期,初次由喝粥棚跨入肯德基快餐店一般,吃什么和吃得怎么样倒变得次要了,吸引其主要注意力和令其惊叹不置的是:人原来还可以这样吃!吃情调、吃环境!
60年代初的日本,也正是这种情景,惊奇与不安并存,赞同与反对皆有。顾客中,好奇的、观望的、看热闹的等等,不一而足。但反正顾客很多,很热闹,很有“轰动效应”,这就足够了。
对和田一夫来说,这仅是一个开端。
1965年。这是和田一夫掌理八佰伴的第三年了。
和田一夫按捺住急切改革之心,与父母和八佰伴的职员一道,摩拳擦掌、养精蓄锐了3年。
这一年,他开始了他第二个动作——是一个系列动作。
和田一夫在热海市又建起一座新的八佰伴公司。同时,还设立了面包、糖果和调味食品工厂,可以为八佰伴生产相当数量的货品。初具了自产自销、产销一条龙的雏形。
这一年,和田一夫还趁热打铁,在热海以外的邻近市镇,开了两间小型分店。
经营规模的扩大,立即在销售上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一年,营业数字达到了当时的10亿日元。前所未有!公司的资本也由1000万增加到3000万日元,增加了三倍!
和田一夫牛刀小试,初露锋芒,便收获不菲,不禁喜上眉梢!这更坚定了他的认识:企业必须走发展的道路,才有出路。过份固守陈规,只会走下坡路。
看到八佰伴在经历了售货方式的改变后,又得到了稳步发展,一夫的父母也满心欢喜。尤其是一夫的父亲和田良平,更有一种先见之明得到了验证的欢欣!他想;这一步走对了!年轻人果然有想法、有闯劲,比我老头子强!
正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原理一样,胜利既能使人精神爽利,信心百倍,也会让人冲昏头脑。
风云变幻的日本市场,正莫测高深地俯瞰着一路顺风的和田一夫。
1966年的新年钟声刚一敲响。和田一夫便紧锣密鼓地筹备起他的又一个大动作——在伊东开设一间较有规模的八佰伴分店。
借胜利之余威,挟勇进之雄风,和田一夫雄心勃勃,不知困难为何物,视对手如虚无。他气势如虹地对家人说:“前面开的店,都规模太小,不足以称分店。这次要开设一间有规模的分店,这才真正是八佰伴的第一间分店呢?”
母亲听着他颇有些夸夸其谈的大口气,忽生出一种直觉上的忧虑。以她大半生的人生经验来看,怀有这种心态的人常有不虞之灾。她忧心忡忡地说:“一夫,还是要小心谨慎,不可冒险。”
父亲倒是一百个放心的样子。他把加津那种女性特有的直觉敏感当成了女人的胆小怕事与絮叨,他摆摆手制止道:“由他去吧。一夫有主见,我看能行。”
新年一过,一夫和二弟晃昌马上开始具体的准备工作。晃昌胆大心细,和大哥甚是相投,后来一直做一夫的左右手。一夫在公司任总经理时,晃昌是副总经理。一夫出任国际流通集团总裁兼任八佰伴百货店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时,便把总经理一职给晃昌担任。
伊东距热海很近,那里的居民也都知道八佰伴的名字。1958年那场大台风过后,物价高涨,便有伊东的居民赶来八佰伴购买平价的商品。
因为过去种种细小的故事,形成了两地源远流长的亲密关系,给人一种同源而非异地的亲密感。
和田一夫和二弟晃昌因为这许多缘故,都很乐观。在这种乐观的估计中,成功就恍若一碟小菜,看你何时愿意去端而已。
日本人和中国人相似,都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