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4 页)
闪,弹出一个小小的降落
伞。
是和先前一样的牛皮纸信封。
第 3 军指挥官: 现己查明,共军大批密集队伍南来。距你们很近,请速速做好战斗准备。
罗历戎怔怔地盯着信纸,仿佛一下子被抛进了凶险的梦境。这一切来得 这么突然,这么意外,像六月天下了一场大雪。
但他毕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烦乱的心情很快镇静下来。经验告诉他: 目前唯一的良策是尽快找到一个依托点,查明对方意图,再做计议。
“这附近都有些什么村子?” “前面不远就是清风店,有一片村落。” “命令部队跑步前进,迅速占领村庄,构筑工事,准备战斗。” 罗历戎愤愤地把手里的信揉成一团。
“都是他妈的聋子、瞎子,共军都到了眼皮底下,才现已查明。昏庸无
能,误党误国,坏事就坏在这些人手里。” 骂够了,他正要钻进吉普车,一阵“哇哇”的声音又在头顶响起,一群
乌鸦呼啦啦地落在路边一棵老槐树上。 简直晦气透了!
罗历戎“嗖”地一声从腰里抽出手枪,对着老槐树连勾了两下。 乌鸦惊飞而起,偏偏不肯远去,在空中转了一圈,又重新落在那棵槐树
上,“哇哇”地叫得更响。 罗历戎气冲冲地摔上车门,也不管副参谋长还没有回来,朝着司机大吼
一声:“快走!” 身子沉沉地靠在椅背上,耳边仿佛还响着那“哇哇”地鼓噪,五官痛苦
地扭成一团。
第 8 章 望梅止渴
战争是充满不确定性的领域,战争中行动所依据的情况,好像有四 分之三是藏在云里雾里。(克劳塞维茨)
帷幄之中 唐河南岸,晋察冀野战军司令部。 整整一面北墙,挂满了地图。 参谋们正把象征各个纵队的箭头,用红笔标在上面。
从那红蓝相间的态势可以看到:罗历戎的第 3 军已全部被围困在于各 营、大瓦房、北支合、南合庄、高家佐等十几个村子。它的正面是晋察冀野 战军第 6、第 9、第 10、第 11 旅;
背面是冀中军区独 8 旅和第 12 旅一部; 东西两侧是第 4 旅和第 12 旅(欠一部)。
野司的几位领导正聚在一块议论军情。每个战役,指挥员都要经历两次, 一次在脑海,一次在实地,此刻,他们正从第一次向第二次过渡。
杨得志显得格外兴奋,大家没有白跑,罗历戎到底被我们抓住了。下一 步的任务就是怎么把它切开、吃掉。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好像面前的 不是地图,而是一个瓜,一块肉。杨成武往跟前凑了凑,“部队连续几天作 战,体力消耗很大,马上要投入这场恶战,困难不能不考虑到。”
杨得志的目光依旧盯在地图上,接着杨成武的话音:“困难当然是有的,
但敌人比我们更困难。他们事先根本没有料到会在此时此地发生这场遭遇 战,一切准备都很仓促,精神上的恐慌和士气的低落是可想而知的。”
一直伏身在地图上的耿飚,这会儿抬起头来:“我同意司令员的分析。
我的意见是早打、快打,打速决战。我们的目光不能只盯在清风店这一坨。” 耿飚把油灯、水杯、钢笔摆成一条线:“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保定以北的 敌人肯定会不惜血本南下,稍一拖延,就可能对我们形成新的夹击。”
杨成武:“所以,我们万万不可掉以轻心,胜利我们虽然已经看到了,
甚至可以说把握了一部分,但并没有最后抓住。战场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 逝。我们要始终把主动权抓在手心里,就必须告诉战士们,要发扬不怕疲劳、 不怕牺牲的精神,咬咬牙打好这一仗。”西南合。国民党第 3 军指挥部。
罗历戎不知围着桌于转了多少圈,那样子好像在推一盘磨。这猝不及防
的敌情,使他产生了复杂的心理效应。他说不清是懊恼,是沮丧,是恐惧, 还是郁闷。
然而,最令罗历戎愤慨的还不是共军的突袭,而是那麻木不仁、至今仍 蒙在鼓里的孙连仲。
桌上扔着他刚刚拍来的电报,从头到尾,简直全是梦话、昏话、屁话。
来电获悉。关于你部发现共军主力一事,大可不必惊慌,一定是共匪惯用的疑兵之计。 昨日,徐水守军刚刚击退共匪重围。一夜之间,他们连辆汽车也没有,怎么可能一下子跑 到清风店?目前,我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