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皇孙 > 第15章 海运改革

第15章 海运改革(第1/2 页)

目录
最新历史军事小说: 我在大唐搞工业革命不良人之拯救意难平天皇大帝之老婆是武瞾异界,我们一家三口一起过日子远东新纪元1630荒野种地,把自己种成了护国将军开局入赘将军府,我成了文圣大唐:小郎君是小明达的坐断满江红朕忙着一统,没心思做舔狗异域使命新楚殖民大明穿越成为大乾五皇子猎人:红蓝手开始的红眼病揍敌客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曹操请登基,皇帝我不当了崩铁模拟:乱破居然变成了病娇港综:开局召唤极限战士兵临城下之大汉再起!

朱标在文华殿召见宋礼。

吏部尚书骞义、户部尚书夏元吉、兵部尚书菇瑺、工部尚书刘璟、刑部尚书兼左都御史杨士奇,五军都督徐辉祖,几个重臣也在坐。

朱标问道:"卿此次北行,有何见闻?"

宋礼道:"臣生在河南,长在河南,又长期在山西为官,对北方诸省,还是很了解的。但此次北行还是让臣颇受震撼。"

朱标:"细细道来。"

宋礼:"北直隶跟南直隶没得比,河南、山东跟南方更没得比。开国三十年了,北方依然十分空虚,只有迁都北平,才能改变南重北轻的局面。"

朱标环视众重臣道:"百闻不如一见,卿等如果到北方转一转,看一看,也会这么说的。"

宋礼又道:"臣又实地察看了北平城池,损毁的实在太严重了,想要建成新都,耗费的钱粮将会数以千万计。"

夏元吉忧心忡忡插话道:

"殿下,虽然开放海禁赚了不少银子,但北征蒙古,东征日本,两次大战耗银不下二千万两。

户部存银早己所剩无几了。臣也知道迁都北平是千年大计,但朝廷财力实在难以支撑。"

刘璟也附和道:"光皇宫各个大殿的修建所需的砖石、树木,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只有云贵四川的深山里,才有适合建宫殿的树木,采伐之后,如何运到北方?"

朱允熥道:"辽北森林密布,从辽北砍伐即可,何须从西南运过去?"

刘璟又问道:"粮食总得从南方运吧?运河早己堵塞了,如何运?"

朱允熥道:"那就先疏通运河。"

夏元吉道:"这一大笔钱,又从哪里来?"

朱允熥道:"那就走海运吧。"

宋礼道:"臣也是这么想的。但去了登州、莱州、天津之后,心也凉了半截。

海运的问题实在太大了。

海上风大浪急,又常有海盗、倭寇出没,每年船毁人亡的事情不在少数。

海运中损坏的船只,因得不到及时修补而残破不堪:

漕运衙门苛待造船和修船的匠户,导致许多匠户倾家荡产,有些人就逃到日本成了倭寇。

海运的效率极低,运价比河运高了三倍。"

宋礼的话,如同向平静的水面扔下了几个炸弹。

工部、户部、兵部、五军府全都管着海运。

因为政出多门,所以管理十分混乱。

宋礼直言不讳地抨击海运,这几个大臣脸上火辣辣的。

朱标听后,神情变得十分凝重,目光扫过众人,问道:"海运颓废到了这个地步,究竟是何缘由?众卿有何高招整顿?"

海运是朝廷一项极大产业,明里暗里数十万人借此为生。

虽弊端丛生,却没有人愿意出头去改。

众大臣全都沉默不语,大殿中静得可怕。

朱标见无人答话,便点名道:“骞义,你来说说。”

骞义迟疑片刻,道:“这……海运牵一发而动全身,需从长计议。”

朱标连问了杨士奇、茹常、夏原吉、刘璟,徐辉祖数人,都是支支吾吾的,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海运的水太深了,六部、五府、都院、地方,从中分一杯羹的人不在少数。

大家同朝为官,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何必彼此为难呢?

看到这万马齐喑的场景,朱允熥挺身而出,朗声说道:"父皇,儿臣有一策。"

朱标十分欣喜,"讲!"

朱允熥道:"儿臣的办法是官管民营。"

朱标问道:"官怎么管?民怎么营?"

朱允熥道:"开放海禁以后,浙江、福建、广东涌现了很多海商,多者有百余条船,少者亦有二三十条船。他们出海贸易是有季节的,一年总有三四个月是白白闲着无事可干的。"

"朝廷可设立专门的海运衙门,与这些海商接洽,将运粮、运兵的任务发包给他们,至于运价,则用投标的方式。"

投标?众臣面面相觑。

夏元吉:"请问殿下,如何投标?"

朱允熥道:"这就需要户部和工部核算一下。每年从南方运往北方的粮食、食盐、布匹究竟有多少,花费的运费有多少,然后以二折的运价发包出去。"

夏元吉诧异地问道:"如此之低的运价,谁愿意承接?"

朱允熥冷笑道:“海运的价格本来是比河运要低

目录
蒙山军末世之天降红包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