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页)
,述考结合(在传说故事叙述基础上,融合进对同一传说各种版本的考证等,增进真实性可信性);3,古今结合(讲述的是古代传说故事,着眼点则是故事的现代启迪意义);4,雅俗结合(既有民间传说,也有从文人文本的记述等纯知识角度的内容)。
txt小说上传分享
书评:集体记忆中的爱情传说——读《中国四大爱情传奇》
汉民族曾经被想当然地误认为是一个相对内敛、含蓄的民族,而我们历史上长期处于主流地位的政治文化哲学以及道德伦理,又进一步强化了人们的上述印象。其实,单不说知识分子的精英文学,仅就源远流长、极为丰富的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以及民歌民谣等而言,汉民族的先民们在情感、想象以及行为表现方面,丝毫也不逊色于那些情感、行为外向奔放的民族。所不同者,我们民族的先民们对于所谓浪漫、对于所谓传奇,有着自己较为独特的理解认知。
这种理解认知,既可以从知识分子的精英文学文本中获悉,亦可以从那些流布影响范围更为广泛的民间传说故事中获悉。而后者对于我们民族的集体情感和审美记忆所产生的范式作用,无疑也更为明显而且深刻。
在这些民间传说故事中,差不多妇孺皆知的四大民间传说或者四大爱情传奇,显然已经成为汉民族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性文化遗产。这四大爱情传奇——《白蛇传奇》、《梁祝传奇》、《孟姜女传奇》和《牛郎织女传奇》,从古至今,大都已有上千年的流传广播史。这些传说或者讲述人与异类之间的不伦情爱,或者讲述旷古未有的男女同窗之间的真挚情感与撼天动地的生死追随,或者讲述一个柔弱女子不远万里、栉风沐雨、历尽艰辛为夫送寒衣,或者讲述夫妇天上地下相互厮守的思念与坚贞。这些传说,既是古代中国人对于男女之间真挚情爱与生死相守的信念与理想的文学表达,亦是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在情爱方式上的民族认同与世代传承的源头与基础。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从我们呱呱坠地开始,到识文断字之前,我们与这个世界所发生的第一次文学接触,其实是从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开始的。在我们倾听着奶奶、外婆讲述那些天上地下神神仙仙、人人鬼鬼的故事的时候,我们与这个世界、与生活之间最初的关系形态也随之不知不觉地呈现了出来。那也是我们对生活、对这个世界所生发出来的最早的文学式的感动、好奇以及想象。
而我们与我们民族文化之根之间,也由此建立起记忆上和情感上的联系。这种联系,并不会因为我们生命的成长、人生阅历的增加以及读书生涯的展开而淡化,很多时候,还会激发我们去返观那些曾经感动过我们的零零碎碎的故事片段,和容颜并不总是那么清晰的传说人物,以及那些与我们之间相隔着上千年的历史时间。
也因此,将那些故事重讲一遍,不仅是我们自身的需要,也是延续我们的文化根脉的需要。我们从这里,可以找到我们民族曾经的集体记忆,并确认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情感文化身份的基本信息。当然对于我们重新审视当下的情感处境,反思对于幸福理想的认知理解,亦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中国四大爱情传奇》一书,并非是将那些曾经的传说故事简单地“重讲一遍”,而是在“重讲”的过程中,注意到“讲评结合”、“述考结合”、“古今结合”和“俗雅结合”,让今天的读者对于四大爱情传奇既“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但又不用学院化、专门化的语言去“憋闷”读者,而是注意到故事的可读性。这样一种重讲民间传说故事的努力,无疑是值得肯定的。 艾 玲
相关活动
【*】2008年12月27日下午,上海书城〈中国四大爱情传奇〉签售会
【*】2009年1月8日下午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厦举办《中国四大爱情传奇》新书发布会
嘉宾:北京大学著名教授 汤一介、乐黛云等学界名流;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制片人万卫、栏目组王咏琴女士等;40年代、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的朋友“大话爱情”
【*】2009年1月9日——2月14日情人节 “大胆写出你的爱”爱情宣言征集活动
楔子:千年等一回(1)
2001年3月15日,距离雷峰塔1924年倒塌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
就在这一天,尘封千余年的雷峰塔地宫终于被缓缓打开,但里面除了一个事先已经知晓的舍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