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部分(第2/4 页)
着,那些官吏回来之后让他们到正堂见我。”
李泰登上了正堂中最里面的木制高台,却没有直接坐在法桌之后,而是抬头仰望着头顶上那块金字匾额。
“明镜高悬”吟·’广告 时间不长小永嘉县观刑的官吏和衙役都已经回来了,听从李泰的命令来到了永嘉县正堂。在董子默的带领下,噤声站立在正堂之中。
李泰保持着仰头的姿势,留给众人一个背影,沉声说道:“都看到那二十七颗人头了吧。已经正法的二十七人不算,就是在你们当中也肯定有该死之人。老实说,本王真的有心给你们都砍了,但本王知道,那样肯定有冤枉的。不过,不砍了你们,也肯定有漏网的。”
李泰忽的转过身来,单手向上一挥,说道:“都抬起头来,看看这块匾额。”
随着李泰的口令,众人的目光落在那块“明镜高悬”匾上,听到李泰语声平淡的说道:“本王真的有心将这快牌匾换成一把屠刀,屠刀的高悬或者比这四字警语更有作用,不过那样不合乎朝廷规矩,还会惹得天下耻笑。”
“陈柱,把你的刀给我。”
伸手接过陈柱的横刀。李泰将它放在了法桌之上,沉声说道:“这把刀送给你们永嘉县。正堂不能高挂,就挂在内堂吧。以后你们为官做事的时候多想想今天的二十七条人名,作为警示吧。”
“多谢殿下。”
董子默走上前来。伸手接过法桌上的横刀,抱在怀里:“殿下请放心,下官一定会牢记殿下的教诲,绝不会再走廖成祥的旧路。”
李泰摆摆手:“口中说的天花乱坠也没用,以后如何你们自己看着办吧。若是倒行逆施。即便没有我越王李泰来处理你们,也有别人来找你们。”
挥手让董子默退下。李泰稳稳的坐在法桌之后,沉声道:“那十五位被我挑出来的何在?”
李泰说的是在董子默给他的四十二张供状中,挑出来的那年五位罪行稍轻的。
李泰此时一问。那十妾位赶紧走上前来,心怀忐忑的对李泰行礼:“妾谢殿下不杀之恩。”
李泰哼了一声小冷声道:“别谢我,若是依照本王的意思,你们这些人千刀万剐不足以恕其罪。不杀你们不过是因为你们的罪行在朝廷律法上来说,还不足以砍头。不是本王饶恕了你们,而是你们自己作孽还不够,所以别来谢我。”
李泰的话说的众人不知道如何应对,也没用他们应对,李泰淡淡说道:“虽然你们在我这里免了一死,但还有户部和刑部那里耍你们去交代。现在你们是待罪之人。这永嘉县衙的事情也不用你们管了,自己去大牢里面找个位置。等着户部官员来查吧。”
这些人能够保住一条命,已经是意外之喜了,又怎么敢在李泰面前再罗嗦,没等陈柱带领。自己就已经离开了永嘉县正堂,生怕李泰再改变主意。
目送着这些罪人离开。李泰沉声对其余的人说道:“廖成祥一党的下场你们也看见了。这永嘉县以后怎么样我说了也不算,谁来当这个县令,本王也不清楚朝廷怎么安排。不过现在又大群的灾民等待你们来赈济,本王现在暂时任命董主薄管理永嘉县,主理赈济事项。”
董子默听言,急忙跪伏在地,口呼:“谢殿下,下官一定会用心治理永嘉县。”
李泰看着在董子默带领下跪伏一地的永嘉县的官吏。沉思半晌,缓缓说道:“你们都算的上是劫后余生之人,身上的罪孽是一定有的,等吏部会同刑部官员前来的时候再仔细甄别。目前你们还是用心梳理赈济灾民的事情吧。若是能够用心办好此事,他日吏部甄别的时候,也有上一份功劳。论罪的时候也能容情一二。”
“些殿下提点。”
看着下边悲喜交加的众人,李泰也不想和他们再多说话了,挥挥衣袖,示意他们退去。
片刻之后小这永嘉县正堂中只留下了李泰以及他从越王府带出来的侍卫。
第一第二百一十四章祭奠
9000914778第二百一十四章祭奠
※分家村没有望族,不讨是随着时间长久,众人聚集在山知门溅的一个小村落,是因为隋朝时期出了一个。姓金的善人,得到过朝廷的褒奖,因此得名。历史并不长。也就没有什么祖坟之说。
金家村的人故去之后,大多数都被埋异在村东南的一个小山谷里。说是小山谷。不过是附近有几座土丘而已。小山的姐姐也被葬在这里,和她父母的坟墓紧紧挨在一起。
李泰在安顿好永嘉县衙之后,就带着小山来到这里。李泰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