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部分(第2/4 页)
公主报仇的名义,将更多的实权掌握在手中,到时候,就算不敌蒙古,便向蒙古投诚,也可以保全其一生富贵,虽然没有做皇帝滋润,但覆巢之下岂有完卵,能保全荣华富贵已经着实不易,耶律大石久居皇帝之位,早已失去了当年的血性和气魄,只想怎么活下来。
蜀国公主凄然一笑道:“皇上,此时乃是生死攸关之时,本不能计较个人生死,仅凭我辽**队,抵御蒙古军只是一时,蒙古军连屠数城,很多将领都心生畏惧,若是再不请宋军前来支援,败亡只是迟早,我宁可战死沙场,也不愿看到蒙古军继续屠戮我辽国百姓,我会以个人名义请求宋朝出兵救援,若是宋军不来,或是皇上一味阻止,那么就让本公主领兵前线,与百姓同在一起,生死由命成败在天。”蜀国公主言语之中满是决然。
蜀国公主的一番言论,让在场不少将领热血沸腾的同时满是羞愧,作为将军居然只想保命苟安,实在可耻,纷纷请命愿意领兵出战。
耶律大石面部有些扭曲,没想到蜀国公主突然的行动会如此招揽人心,对蜀国公主不免起了杀心,耶律大石小心的将杀气隐忍,微笑着道:“公主严重了,若是公主前去,定然能让大军重整旗鼓,击败蒙古军,若是宋军前来支援,朕自然也不会阻拦,还会出城相迎,并且拿出全部的国库金银用来行赏,公主是否满意。”
蜀国公主淡淡的看着耶律大石,这个原先给人如沐春风般亲切的男子,现在已经被全力腐蚀,让蜀国公主再也无法辨识。
蜀国公主微微行礼,转身离开了大殿,而不少将领也跟着蜀国公主除了大殿。
耶律大石眼神微眯,冷冷的看着离去的众人。
当赵谌手握蜀国公主的书信时,赵谌有些犹豫,此时并不是最佳的出兵时机,辽国并未出现不可挽回的局势,虽然蒙古军进攻推进速度极快,但辽国主力尚有一多半,但蜀国公主的真切言语,让赵谌无法回避这个问题。
赵谌十分理智,自然不会因蜀国公主一言便盲目出兵,而是蜀国公主提出的条件,简单的说,若是宋军帮助辽国击败蒙古军,那么宋军基本大致已经可以控制辽国大部,不论是市场还是战略城市,而让赵谌最终决定现在出兵的理由是蜀国公主提到耶律大石欲投蒙古的想法,虽然赵谌并未全信,但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不可能,赵谌决定立即出兵西辽,抗蒙援辽。(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七章 决战(上)
ps: 上传慢了,稍后还有一章,本书即将结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南云的新书《开元占经》,拜谢
黑暗笼罩的荒野,宋军的火把整齐显现出方阵,缓慢匀速地向蒙古军营寨移动,火把在距离坞壁数百步地方停下来,一小部分宋军兵士高速跳跃着向坞壁大门移动,从速度和上下跳动的形状,很容易地判断出这些兵士大多是轻装前进,夜袭敌营的兵士大多是精心挑选的,因为古代不少人患有夜盲症,在黑暗之中作战极为不利。
领军将领带着一众兵士潜伏在蒙古军不远指出,低声对左右下令道:“给我放箭,三轮过后,全军全力冲杀。”
“遵命。”
箭雨呼啸而来,几十名蒙古军护卫如同狂风下的茅草般被射倒在地,而尚未死去的蒙古军咬紧牙关,勉力支持,不断向后退去。
宋军全军杀上,几个兵士向前全力推动,营寨的大门被缓慢打开,徐徐向内推去,宋军全军杀入,不断连续的倾力搏杀,两军相互搏杀,喊杀之声震天,众兵士手脚簌簌发抖,肺里的空气已被榨干,散乱起来各自为战,两军兵士都大口喘气着,怒视着对方的兵士,最简单,最直接的杀戮在战场之上不断上演。
而正在两方兵士酣战之时,忽然劈里啪啦的弓箭声音响如战鼓,密集的箭矢倾泻而下,中箭者甚多,两军避无可避,尽可能的将对手杀死,用对方的身体作为肉盾,阻挡密集的箭雨,宋军夜袭蒙古军营寨看来已被早已识破。
宋军避过密集的箭雨之后,急忙朝着后方败退而去,好在宋军的战甲颇为强悍。针对蒙古军箭矢威力的抵消,并未造成多大的伤害,倒是蒙古军自己损伤不少,本来以牺牲己方兵士换取宋军大量伤亡,奈何宋军棋高一着,让蒙古军的策略完全成为了空谈。
自从数月以前,宋军强势入驻辽境以来,双方不断上演劫营,偷袭,伏兵。陷阱,两军都使出浑身解数,欲将对手置于死地,数月以来,不知有多少兵士长眠于战场之上,从最初的悲痛到后来的麻木,战场之上唯有机械式的冲锋,杀死敌军,或是被敌军杀死。在这样的强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