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1/4 页)
淫召盗;故取法乎习坎;备豫於未萌。重门有击柝之敬;治戎遏暴客之变;而欲除之;其理何居?兕之角也;凤之距也。天实假之;何必日用哉!蜂虿挟毒以卫身;智禽衔芦以捍网;獾曲其穴;以备径至之锋;水牛结阵;以却虎豹之暴;而鲍生欲弃甲胄以遏利刃;堕城池以止冲锋;若令甲胄既捐而利刃不住;城池既坏而冲锋犹集;公输、墨翟;犹不自全;不审吾生;计将安出乎?”
48。20或曰:“苟夫可欲之物;虽无城池之固;敌亦不来者也。”
抱朴子答曰:“夫可欲之物;何必金玉;锥刀之末;愚民竞焉。越人之大战;由乎蚺蛇之不钧;吴楚之交兵;起乎一株之桑叶。饥荒之世;人人相食;素手裸跣(下有脱文)。远则甫侯子羔;近则於公释之;控情审罚;剖毫析芒。受戮者吞声而歌德;则劓者没齿无怨言;此皆非无君之时也。昔有鳏在下而四岳不蔽;明扬仄陋而元凯毕举;或投屠刀而排金门;或释版筑而蹑玉堂;或委刍豢而登卿相;或自亡命而为上将;伯柳达雠人;解狐荐怨家;方回叩头以致士;禽息碎首以推贤;敢问於时;有君否邪?
48。21又云:“田芜廪虚;皆由有君。”“夫君非塞田之蔓草;臣非耗仓之雀鼠也。其芜其虚;卒由户乙运;水旱疫疠;以臻凶荒;岂在赋税;令其然乎?至於八政之首食;谓之民天;後稷躬稼;有虞亲耕;丰年多黍多稌;我庾惟亿;民食其陈;白渠开而斥卤膏壤;邵父起阳陵之陂而积谷为山;叔敖创期思而家有腐粟;赵过造三犁之巧而关右以丰;任延教九真之佃而黔庶殷饱;此岂无君之时乎!”,伪装成无私,老子的大智慧中表现了中国人的狡猾。难怪人们常说,中国人与西方人处事,一对一,对方肯定不是我们的对手。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居住要善于择地,心灵要深沉如渊,交友要表现出仁善,语言要令人信服,施政要无为而治,办事要沿用窍门,行为要待机而动)–––––––中国的学问皆是谋略学。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缤纷的彩色,使人眼花缭乱;动听的音乐,使人沉溺迷惑;丰美的食物,使人口伤厌食;驰骋打猎,使人心发狂;稀缺的财货,使人行为不轨)–––––––老子要求摒弃文明,返璞归真,同时也是走向浑沌无知。
“宠辱若惊,…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受宠若惊,受辱若惊,…只有将自己身体看得贵于天下的人,才可以担当治理天下的重任;只有爱自身胜过爱天下的人,才可以托付于天下给他)––––––爱惜自身,不烦忧劳作,无为而治,才能托付天下。无为也反映了南方楚国小农经济的轻松自在。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古代思想境界高的人,微妙、幽玄而通达,深邃到无人可以琢摩)–––––––高深莫测,在中国是褒义词,在西方却是贬义词。
“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道规律,叫作明智。不知道规律,轻取妄动,其结果必凶)–––––––所谓“常”,就是“道”,就是欲取先予,欲张反敛,以反达正等谋略,老子深为谙之。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最高明的统治,百姓仅仅知道有它的存在;第二等高明的统治,百姓喜(霸气书库…提供下载)欢和歌颂它;稍差的统治,百姓畏'TXT小说下载:www。87book。com'惧它;最差的统治,百姓咒骂它)–––––––这里的意思是,最高明的统治,是道家的无为而治,第二等的,是儒家的教化、礼治,稍差和最差的,是法家之暴政。可惜的是,历代统治者用得最多的是法家之术,其次是儒家之术,最少的是道家之术。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人间真理被废弃,才会出现仁义道德;民智得以开启,罪恶也就产生了)–––––––仁义道德是乱世的产物,罪恶是智慧的产物,这种说法虽然有道理,但现代文明之世也还是需要道德、智慧,只不过需要的是自主的道德、人性的道德,是大的治国智慧,而不是封建的道德,小的阴谋诡计的智慧。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抛弃圣明和智慧,对人民有百利而无一害;抛弃仁义道德,人民自然的感情才能回归;抛弃技巧机关和物质利益,盗贼才能绝迹)–––––––人民昏昏噩噩,统治者愚民愚己,中国所以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