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望》(第2/3 页)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是大诗人杜甫攀登泰山的五言律诗,记忆中,它是曾出现在语文课本中的一首诗,因其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而广为人知,今日人们攀登山峰,好像也喜欢在群山中找到最高的那座山去攀登,站在高峰,环顾四周自是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望岳即远看泰山的意思,东岳泰山作为五岳之首,又名岱山或岱宗,古代有多位帝王到泰山山顶进行封禅的宗教仪式活动,泰山所在的山东省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和鲁国的地盘,故山东有齐鲁大地的雅称,知晓这些基本的文学常识便好理解其首联“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即巍峨的泰山是如何的雄伟壮观,齐鲁大地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难以尽言。颔联“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描写泰山自然风景,描绘泰山荟聚了千种风景,山的北面和南面分隔成不同的景象,此句表达出泰山,都在极力表达泰山之高,致使山峰南北两面不同的风景,迎着太阳这侧为阳,背面为阴,用“阴阳割昏晓”凸显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颈联“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出诗人望岳产生了登顶的想法,层层白云荡漾在心中的沟壑,即将投林还巢的鸟翩翩飞入眼帘,用“决眦”表现出作者看泰山缥缈梦幻的美景时,像是着迷一样需要睁大眼睛去看。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要表达的意境是让大家要学习这首诗的根本原因,从这两句诗看出,诗人登上高高峻的泰山后表现出来的心胸气魄,犹如这两句诗所言,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攀登高峰后可以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句诗也引领现代人,享受攀登高峰后可俯视一切的快意感觉。
《望岳》是杜甫年轻时作品,通过描写泰山气势磅礴的气息,抒发自己攀登绝顶后傲视一切的壮阔气概,洋溢着年轻蓬勃的朝气,因此这首诗成为他年轻时的代表之作,我们所学杜甫的大部分作品,显然与这首诗风格迥异,这首诗无疑是杜甫登高望远时的诗作,三十多年后,处于漂泊状态的杜甫,登高远眺后作出一首七言律诗《登高》,显然远远胜过《望岳》所想要表达出来的思想情感和意境。年轻时,诗人充满了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中老年时,诗人毫不掩饰的诉说自己的悲凉与孤独,尽管诗人夸张的诠释了写作时的心境,不可否认的是,青年与中老年时的两种人生状态,想必也是大部分人所类似的精神状态,年轻时攀登山峰时充满着青春激情,年老时登山多是感慨良久,品读杜甫的这两首诗便见分晓。原本到洛阳应举的杜甫,却不幸落第而归,可能因为年轻尚不知日后生活和仕途的艰辛,杜甫开始了漫游齐鲁大地的乐滋滋生活,于是看到泰山巍峨雄伟的景色,攀登高峰抒发自己的朝阳气质,可想而知,年轻时杜甫不会因一时科举落第而气馁,可以雄赳赳气昂昂的攀登东岳泰山,还能热情洋溢的赞美泰山自然风景,流露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表达自己尚能登高绝顶俯瞰一切的雄心壮志,从这首《望岳》也可见年轻对杜甫的积极意义,当然对任何人的一生都是积极的。很多人处于杜甫作《望岳》的年纪时,尽管没有豪情壮志,但是对人生多是持积极心态的,然而人至中年,消极悲观的倾向普遍越来越明显,杜甫大部分作品呈现出来的经历及心境变迁与大部分人相似,可能是杜甫作品备受读者喜欢的原因之一。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诗题中的洞庭即位于湖南省的洞庭湖,作为湖泊,洞庭湖与位于江西的鄱阳湖、江浙的太湖和安徽的巢湖并无二致,然而在文学上,洞庭湖却远胜过其他湖泊,唐宋时期诸多文人过来打卡并留下笔墨,却少见其他湖泊上留有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早在刘禹锡之前,孟浩然在欣赏到洞庭湖美景时,写下一首干谒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写此诗目的是想得到张九龄的赏识引荐,不过孟浩然的履历可知,孟浩然应该是没有受到张九龄的提携,张九龄甚至可能没有一丁点回应。通过孟浩然这首诗让人明白,对于厕身朝廷高位的张九龄抑或其他人而言,不太可能引荐一个颇有才华却与自己毫无利害瓜葛的人,这也适用于在职场,不会因你有才华而提携你,所以才会让人自以为怀才不遇,不过自认为怀才不遇的也大有人在,不独缺孟浩然,乃至与孟浩然交好的李白,总之从孟浩然的《望洞庭》诗中可知,人不能抱有幻想,仅仅变得有才华是远远不够的,领导可能因为你有才华而对你提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