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2/4 页)
班说道:“万岁,越国公所言极是。
微臣以为,只有军师出马,才能请来薛仁贵。“
徐懋功未容天子说话,说道:“你们二人是薛仁贵的好友,就不必推辞了,辛苦一趟吧。如若没这个机会,薛仁贵何日才能出头?”
这最后的一句话提醒了罗通与秦怀玉,二人交换了一下目光,异口同声说道:“万岁,微臣愿领旨去请薛仁贵。”
罗通、秦怀玉领旨回府,准备了一番。第二天,带领随从,骑马离开长安奔绛州而去。
路上,罗通与秦怀玉商量如何劝说薛仁贵,才能请他入京。商量来,商量去,总觉得十有八九要白跑一趟。嗐,管它结果如何呢,请请看吧!
第九回 二国公初下绛州城 四兄弟再请薛仁贵
罗通、秦怀玉带领随从,一路上饥餐渴饮,晓行夜宿,非止一日。这天到了绛州,一打听便找到薛仁贵府邸。
薛仁贵虽然被罢免了官职,但府邸的威风还在。府门外有守门的家人。家人看见有十来匹战马来到门前,来者从马上跳下来,把马拴在拴马桩上。家人没有主动询问来者,而是等待来者的询问。
罗通和秦怀玉走上台阶,罗通问道:“请问,这儿是薛元帅府吗?”
家人说:“是。不过如今我们老爷不做官了。请问二位贵姓高名?”
“我是罗通。”
“我是秦怀玉。”
“哦,原来是二位国公爷。不知二位国公爷有何事?”罗通说:“你快进去报信儿,就说我二人奉旨来请薛元帅,请他出府接旨。”
“是。”家人急忙往里跑去。
罗通取出圣旨,做好了宣读的准备。可是,薛仁贵没有出来,出来的是薛家的外总管王茂生。王茂生与三年前大不相同啦!如今已出落成一位呱呱叫的场面人物了。他抱拳施礼说道:“二位国公,我兄弟仁贵说他已经不做官了,所以也就不出来接旨了,请海涵。二位国公,请进府。”
罗通和秦怀玉互相瞅了一眼,那意思是说:怎么样?看这架势,十有八九是白来呀!
王茂生领着二人进府奔向待客厅。另有家人把二人带来的随从让进配厅。
罗通和秦怀玉一进待客厅,薛仁贵忙迎上前来笑着拱手说道:“二位贤弟,恕愚兄未能出门远迎。”
罗通亮出圣旨,双手一举,说:“圣旨到,大哥接旨吧。”
薛仁贵脸上的笑容骤然消失,他不但没有接旨,反倒坐下了。他坐得稳如泰山,一动不动,并且一言不发。罗通无奈,只好把圣旨放在桌上。二人给薛仁贵施礼。薛仁贵连忙起身扶起二人,赔笑说道:“二位贤弟,京都一别,十分想念。愚兄蒙冤,多蒙你们相救,此恩愚兄没齿不忘。”他吩咐家人看座,献茶。
秦怀玉说:“大哥,我二人先去拜望嫂嫂,回来再喝茶吧。”
“也好。”薛仁贵带领二人到后宅,见了柳迎春。引见之后,柳迎春忙叫丫环看座,寒暄一番之后,问道:“二位贤弟,你们不在京城陪王伴驾,来到绛州为了何事?”
二人把西凉下战表,奉旨请薛仁贵入朝挂帅带兵西征之事简要说了一下。柳迎春听完,哼了一声,柳眉立了起来,杏眼瞪得滴溜圆,问道:“二位贤弟,你大哥去吗?”
这话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还没和大哥说呢。”罗通答道。
“你们既然对嫂嫂讲了,我看就不必和你大哥再说了。嫂嫂对二位贤弟直言相告,你大哥不想再做官了,就是他想去,嫂嫂我也不答应。你大哥没死在京城就算万幸……”
说到这里,泪水涌出眼眶,吧嗒吧嗒地滴落下来。
薛仁贵的眼圈儿也红了。罗通心里也很不是滋味儿,叹了一口气,说:“嫂嫂,你别再往下说了。”
“大哥,我们到前厅去吧。”秦怀玉一见势头不妙,忙说。
罗通和秦怀玉告辞了柳迎春,同薛仁贵回到待客厅落座。薛仁贵吩咐准备酒宴,然后问道:“二位贤弟,不知我义父贵体如何?”
秦怀玉叹了一口气:“命总算保住了,可是,显得有点儿痴呆。他老人家已命宝林代他上书,提出告老还乡,天子准本了。”
薛仁贵心如刀绞,泪水簌簌而下,“嗐,义父若不是为了我,哪能落到这般地步?”
罗通与秦怀玉忙又劝解一番。不多时,酒宴摆好,薛仁贵叫人请来两位总管王茂生和梁好友一同吃酒,把二人引见给罗通、秦怀玉。吃酒中间,薛仁贵谈起自己从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