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4/4 页)
便已将生死抛之度外;没想到在赵国还能享受了这么多年富贵日子;如今就是满门抄斩也够了。”
苏巧彤放缓语气道:“成大人;我们几人已是同生共死;何必再为那些无用之事争论不休呢。大人孤身一人在赵国;能有今日之地位实属不易;小女子远在秦国时便已耳闻;现今唯有齐心协力;大家才有一线生机。大秦皇上是不会弃你我于不顾的。”
成奉之暗想:秦王对你也许不忍舍弃;自己可就难说了;可为了那丝渺茫的希望也只能勉强一搏了;便道:“苏姑娘说得是;老夫听姑娘安排。”
苏巧彤道:“如今之计;只能随机应变。我虽猜不透那楚铮心思;不知他为何要戏弄于我;但对我们只有益而无害;他以后想到成府寻我就让他来吧;成大人不必再阻拦。离赵王大猎尚有一月时间;皇上应收到我的密报了;大秦众多高手半月之内应能到上京城。只要在大猎时杀了楚名棠;赵国必将大乱。储君若能掌权;成大人则居功至伟;自当无虞;不成也可趁乱逃脱。”
成奉之不由得苦笑;有楚铮盯着;哪能那么容易逃脱;大乱一起楚铮必会想到是何人引起;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又怎会轻饶成家;自己唯一的希望只能寄托在储君有当皇帝的命了。
寇大娘有些担心;道:“巧彤;你与那楚铮在一起可要小心些;若有什么差错你叫大娘怎么有脸回去见皇上。”
成奉之明白寇大娘的意思;暗想:这苏巧彤果然与皇上关系非同一般;说道:“寇大娘请放心;那楚铮绝非登徒子之流;老夫还从未听过这少年在外面有过什么风流韵事。以他的身份来说实是难得。平日与军中同僚到青楼饮酒作乐倒也不少;可未闻有什么不合礼数之事;且从不在青楼留宿。听说方令信之子特地送他的一个青楼处子他都至今未碰;此事在市井之间已成奇谈。”
苏巧彤点点头;这楚铮倒也有几分可取之处;道:“那就好。对了;楚铮对成府盯得甚紧;那秦国来人成大人不可出面会见;可由寇大娘和储君派人负责安置;他身边应有几个可用之人吧。”
成奉之道:“不如让礼部令吏余世同来安置吧;此人也是我大秦人;又参与筹办赵王大猎之事;如此更为妥当。”
苏巧彤断然拒绝;道:“不可;余世同平日里与三大世家走得比较近;让他参与此事难免会使储君多虑。”余世同和成奉之是秦国细作中仅有的两个在赵国朝中为官之人;成奉之已未必能保得住;苏巧彤不想再让余世同参与此事;不然一旦事败;秦国再也无细作在赵国朝中为官了。
成奉之隐约猜到了她的意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