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2/4 页)
如玉”的蠹虫,也毕竟成就了不少文人雅士,朝廷栋梁。现在,这种公开应试的制度是没有了,但嗜官如命的却大有人在。怎么办?唯一的捷径就是向“官”靠拢,争取其赏识和青睐。如果能通过正常的工作关系,被遴选出来,自是万幸;但谈何容易?猴年马月才有这等好事降临头上?也可能盼星星、盼月亮,空捞牵褂,到头来只是一场空。因此,许多非正常的方法和手段就应运而生:吹牛拍马,投其所好;或明或暗,金钱开路;机关算尽,等价交换;等等,真是无奇不有,应有尽有!
古人云:学而优则仕。好像是说,一个人学有所成后,尚有余力可发挥,即可考虑做官,为民众服务了。其实不然,仕途与学业,完全是南辕北辙、风马牛不相及的二件事。越是不学无才的人,“瘾”越大,鬻官的伎俩和手段越高明。
古人又云:不患无位,患所以立。意思是,君子不怕当不上官,怕水平不够当不好官。事实上,恰恰相反,当今邀官心切的“瘾君子”,最忌讳的就是“无位”,连编制都没有了,那里还谈得上什么仕途!就是没有“位”,见缝插针,也要挤出个把位子来!
如此看来,古今做官的道理和途径,似乎差距很大?这实在是一个无法予以考证的难题了!难道古时候的官吏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满腹经纶的?!未必尽然。但理论上说,当官的总要比民略有所长,方可显其出类拔萃、英雄本色,有别于一般的“草民”或“布衣”。不过,我看这充其量也只能是,大官遴选小官、上级提携下级的一个依据和理论基础,如此而已。
至于,大官如何遴选小官,上级如何提携下级,这又是另一码子的事了。主要的关乎大局的还是,小官和下级如何去表现,以赢得大官和上级的青睐。因为即便是提拔干部,首先是被提拔者要有殷切希望被提拔的要求,才可以做到上下合拍,行之有效。一位领导,职务越高,管的下级人数就越多,你如果不努力、不表现,他怎么就偏偏会看上你。设身处地,替当领导的考虑考虑,你还真得多表现表现,让他能发现你,把你从众人中出类拔萃出来。所以,对一些迫切要求进步,希望官运亨通,平步青云的人,说他们喜欢而且会拍马屁也不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但责从何来?先总得有顶乌纱帽吧!没有权利的老百姓是担不起重大的责任来的。
所以,“当官有瘾”不一定是坏事,尽管其中不乏许多只图谋私利的“瘾君子”;也有些“立”不起来、可心比天高,一扪心事盯住那顶官帽子的阿斗!但也不能因噎废食,而一概否定人们“当公仆”的良好愿望!关键是当官的目的是什么?为名?这是不言而喻、名正言顺的!为民谋福利,赢得千秋后世名,本身就是走仕宦之途的人的最高境界,成就了许多千古的佳话。为利,也是顺理成章的,位尊则禄厚,责重则劳神,付出的多酬劳也厚是很正常的事情。问题是为官的心中一定要有百姓,服务是为官的宗旨,这样才能彰显出“人民公仆”的崇高身份来。至于名利,那只能是做好官的副产品,它是求也求不来的,又是不求自来的。好官名利双收,是人民对他的酬报和感谢,是水到渠成的;坏官心中没有百姓,以自我为中心,眼睛只盯着名和利,到头来定然落得蝇头小利一场空,空劳牵挂。
官是治理国家“齐天下”的需要。说近一点,也是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官出自于民,大多应是自然产生的,因为做官也是一种职业的取向。人各有志,各人的爱好和志向会有很大的差别:有的人愿意习文;有的练武;有的从政;有的醉心于科学的领域;不一而足。不愿从政的人,自然也就不会走仕宦之途了。有志于治理国家的优秀人才,应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中坚力量。不过,按中国的古训,治国者必先修身!身修者,方有挑大梁的能力和资质。否则,不堪重任的“瘾君子”只会是毁了自己,也祸及社会。
一言以敝之,“当官有瘾”的人不一定坏,相反,社会还需要一批有志于为官的政治家。当然,社会需要的应是清廉的好官,能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百姓谋福利、为社会图发展、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步伐的官。
2007年1月15日(星期一)
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古话说得好:差若毫厘,谬以千里。而且;更有甚者:路头一差,愈骛愈远。
就像现在举国上下,不论大小城市,铺天盖地的高楼大厦,看似大同小异,其实,质量之高低、款式之优劣、档次之悬珠,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能近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