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4 页)
的云雾,明明只要一个转身就可以看到真相,却又像是扎根在这片土地上,半步挪动不得。
这个问题一直盘旋在空鱼的脑袋中,导致她连续几日吃东西都不香了,杨玄珪甚至怀疑她是不是生了病,还特意请大夫帮她看了看。
平日有杨玉奴,随时都可以开导空鱼,可现在玉奴天天练习歌舞,除了晚上几乎都不在房内,空鱼也不愿去打扰她,也就只好一个人闷在房里,偶尔去街上转一转,日子一晃而逝,竟然离皇上回长安已经两个多月了。
这两个月,空鱼过的着实无聊,但朝中却发生了大事!
“皇上,不可罢免宰相啊!”
“是啊!” “张宰相可是忠心为皇上!”
一个个反对的声音从朝堂下传来,大臣们纷纷跪在地上,希望皇上可以改变罢免宰相张九龄的决定。
坐在最高处的李隆基此刻面容冷峻,长长的睫毛在眼睛下方打上了一层薄薄的阴影。冰冷寒冽扫视了一圈众人,深邃的眼眸看不出他此刻真实的想法。
“你们的意思,是朕做错了?”
“微臣不敢!只是微臣觉得,张宰相确实是忠心护主,绝无半点私心!至于李大人,只位列下三品,实在不宜坐上宰相之位啊!”一个大臣斗胆站出来道。
站在一边的李林甫冷哼了一声,看来有人真的不怕死,竟然要挡他的财路!
“王大人所言差矣,臣为皇上也是尽心尽力,死而后已!虽然微臣现在位列三品,但皇上既然给予微臣重任,自然是相信臣有这个能力,王大人这么说,岂不是质疑皇上的决定?”
一向和李林甫勾结的御史中丞宇文融开口道,他略带讽刺的意味,果然让刚才开口的王大人脸色煞白。
“宇文大人,你可不要血口喷人!”
“血口喷人?哼,我说的对不对,皇上自由评判!”宇文融顿了顿,转过身朝着李隆基拱了拱手,“皇上,臣前阵子还听说了一件事。”
作者有话要说:
☆、飞鸽传书
看皇上没有反对,宇文融才继续开口道:“前些时候,臣的属下无意间在酒楼看见张宰相和王大人在秘密见面,另外还有张说大人也在。据微臣听说,他们可常常见面,而且总是神神秘秘,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一听完这句话,王大人顿时脸色发白,颤抖着伸出手指:“你,你,你胡说什么!”
宇文融嘴角露出一丝怪异的笑容:“我有没有说错,王大人心中定是清楚的。在下只是将实情告诉皇上。”
“可有此事?”
李隆基看着王大人和一直跪在地上没有吭声的张宰相张九龄,语气不怒自威,却也听不出他的表态。
王大人心一慌腿一软,“扑通”跪在地上,磕了个响头:“皇上明鉴啊!微臣和张大人只是好友,平日里也不过是论诗词歌赋,绝无结党营私!”
张九龄低着脑袋,没有人看清楚他的表情。这个平日里为人低调却处处为百姓着想的好官,此刻却跪在这里,让奸臣来评判他的好坏和去留。
“皇上,臣有话要说!”
站出来的人,正是这次罢免张九龄的主要罪魁祸首,皇上意属的下一任宰相,李林甫。
李林甫是唐高祖李渊堂弟长平王李叔良曾孙,如今居于下三品,因为其的身份地位以及皇上的信任,所以在朝堂上也算举足轻重。
此刻他一出声,朝堂上本来的议论声一下子就消失不见了。
李林甫拱了拱手,面对李隆基道:“皇上,依微臣看,张宰相是人心所向,既然众位卿家都支持张宰相,微臣认为,还是由张宰相更为合适。”
此话一出,李隆基的脸色有些变了。
听起来是为皇上、为各位大臣着想,但事实上,说张九龄勾结各位朝臣更妥当些。如果皇上听了朝臣的话,同意让张九龄继续做宰相之位,也就意味着皇上是受制于臣子的。
李林甫这招可谓高明,将皇上带入了一个圈套之中,不得不立下自己的威严。
不出意外,李隆基一拍椅子,发出剧烈的声响。跪着的大臣们身子抖了三抖,俯着身一句话也不敢说。
“传朕旨意,从今日起,罢免张九龄宰相之位,迁为尚书右丞相,免去知政事。至于李林甫,从今日起升为宰相,继续为朕办事。”
“皇上……”
“好了,不必再说!退朝!。”
李隆基不顾底下众臣还在苦苦相劝的反对,一挥袖子站起身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