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第1/4 页)
个时代?老罗心中并没有把握,他那个空间“收藏“的拜占庭图书馆资料里面或许有一部分答案,但是那对读不懂古希腊语甚至泥板上的楔形文字的他来说,暂时没有任何参考价值。
想要读懂,就需要有很多的学者或者认识古文字的人,想要有很多这样的人,就必须有合适的招揽人才的渠道,还有提供一个能够稳定研究那些远古文献的环境。而且老罗相信自己的“收藏”或许是能够引发战争的根源,保密这个事情必然是一个困难活,而足够的武力则是保留这些“收藏”的必须。
所以一定要摆脱眼前这种被周围事物推着走的感觉,太被动了,老罗实在不喜欢这种感觉。立足点是必须的,或许可以顺便改变一下历史的进程?这可是一个大活,不是佣兵任务那种简单的杀戮能够比拟的。听人命令这种事情,有后世的经历已经足够,在这个时代这个世界,没有任何人可以对他指手划脚。
桌边话毕竟只是闲话,很难估计这种没有决策的闲话会造成什么影响,至少现在的老罗不能,当务之急的现实问题,还是要回到东归的事情上来。
————————————————————————————
1大伊玛目,绿教的宗教领袖,相当于天主教的红衣大主教。
2正教会,基督教分裂之前,东罗马帝国也就是拜占庭帝国的国教被称作正教会,是后来东正教的前身。
3西方的古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的文明存在断层,东方的历史同样存在断层,夏商周时期的文明记载不过是后人根据甲骨文做的一部分推演,并不能完整描述整个文明的历史。
………………………………………………
附:感谢书友“金风细细梧桐坠”的打赏。
第二十节 葬礼上
三十一个在夜袭的战斗中阵亡的战士被三十一堆木柴混合着火油焚化,一面面连夜被绣好的黑红相间的“罗”字战旗盖在他们的躯体上,他们的骨灰将被装入精致的羊皮袋中带到东方,然后安葬在必将会建成的英灵祠中享受后人的祭拜。帕萨尔和山羊胡子等七个俘虏被充作了祭品,所有能够到场的人都被要求做观礼,以对牺牲者的敬意。
即使年龄最大的老头子李坦也到了现场,老罗不知道他是否认出了“山羊胡子”的身份,不过这位睿智的老人直到葬礼的最终也没说任何话,即使祭品的鲜血浸湿了所有柴堆的地面。
老罗没有给任何俘虏再次说话的机会,敌人是没有资格在死者面前大放厥词的,而且这种死硬的敌人只有化作泥土才是最好的结果。
这是老罗能够给予死去战士们的最好的葬礼,算是结合了这个时代的特色,也掺杂了一些老罗的想法。不要小看这种琐碎的事情,死得其所这样的话绝不能只停留在大话空话上,拢络人心这种事情,野心家与道德者在形式上并没有什么区别。
“将主,他们会被安葬在东方吗?。”问话的是参加葬礼的冈萨斯,不但是因为老罗要求的参加葬礼的礼仪要求,更因为其中一个不幸丧生的前角斗士是他的同乡。
“会的,你们是我的战士,我不允许我的人被丢弃在荒野,像一条被抛弃的野狗。当然如果你觉得这个葬礼不合适,我们下次换一种更符合你们的信仰的礼仪。”老罗之前征询过很多其他人关于葬礼的事情,只不过冈萨斯回来的有些晚。
“不,葬礼很好!出乎我预料的好!”冈萨斯的声音有些嘶哑,“只是这种葬礼让我想起了往事,那时候我们的人多数死得还不如最低贱的奴隶。”
“嗯……现在,至少现在我们还顾不了那么多,我的人绝不允许像那样死去。”老罗说的是实话,他还照顾不了太多人的想法,唯一能保全的也只有身边这些人。
葬礼持续的时间并不久,,连同收集牺牲者的骨灰,并把所有的祭品挂在高架的木杆上也只用了一个上午,但是这次葬礼带给所有人的意义却是不能忽略的。
如果说前日打扫战场带给所有人的是死的残酷与战场的震撼,那么这场葬礼带给所有观礼人的就是一场关于死亡的思考,荣誉的思考。
老罗注意到的一个显然与后世不同的就是,战死士兵的家属并没有老罗先前预料的那样满是悲伤,而是带着释然与向往。这一点并不同于史书中记录的明清时期人们的麻木,而是……有些像秦人闻战则喜的感觉。因为他看到了很多战士眼中闪烁着的不是悲伤,而是火热。
“为什么?那些人……”指着站在身前不远处望着火焰的人们,老罗刻意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