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页)
第一章 桃园三结义(上)
公元169年,建安二年。
大汉,摇摇欲坠。
都说最后一根稻草压死了骆驼,压死汉朝的却不是一根稻草,而是一个人,一个道人,张角。
《三国演义》记载,张角本是一没落的秀才,靠倒卖中药材为生。一日进山偶遇一道人,得到了人人向往的,可遇而不可求的,只有传说中才有的天书!
《太平要术》。
浅显的从字面理解,《太平要术》感觉应该是治理天下太平的治国方略之类的书籍,再不济也应该是本治病救人的医书才对,张角却练就一身妖术,反倒惹的天下十分不太平。
这本天书八成是盗版的。
这里所说的“妖术”,就是《三国演义》中描写的什么“呼风唤雨,风雷大作,扎纸成人,撒豆成兵”之类的东西。具体是什么没见过,也见不到,反正感觉比那诸葛亮还要神上百倍。
得到了天书,张角不再倒药,而是做了两件事:
一件,倒腾人,用些神乎其神的手段吸引、广纳道徙。古时候的人本就迷信,再加之他有天书帮忙,“妖术”得了,聚众达三十余万人。
第二件,就是充分总结了历代造反前辈们的经验,并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推阵出新,喊出了当是比较时髦,至今都有影响的口号。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简单的说,就是造反。
造反不是在家里烙大饼那么简单,烙好了就拿出去卖,烙糊了留在家里自己吃。闹好了,鸡犬生天,闹不好脑袋是要搬家的。张角密谋几年,自认为“民心已顺,若不乘势取下下,诚为可惜”,于是公开兴兵反叛。
为什么费这么多口舌说张角,是因为他这一反才引出我们的主人公,刘备。只是此时的刘皇叔却是十分落魄。都说“落难的凤凰不如鸡”,所谓皇亲国威传到他这一辈已经没人理采了,你说是皇亲,谁知道你是哪门子亲戚。
后来刘备见到皇帝时还是现把家谱翻出来,查来查去,却有他这一枝,皇帝才认得他这个皇叔。
皇帝那里够不上,当地政府官员更是不吊他,现在这社会走的都是上层路线,谁来答理他这个破落户。
张角兴兵造反,刘备时年二十八岁。这在那个时代经属于社会大龄青年了,不仅光棍一个而且没有正当职业,属社会闲散人员。
如果刘备想进京认亲,首先要办的第一件事,就是先给自己办个“暂住证”。因为要不是天上掉大饼的好事砸到刘备头上,别说要见到皇帝,估计十年八年连官门都进不去。要不办个“三证”之类的,想在京城呆,门都别想,早把你撵回老家了。
为了见到皇帝,重新攀上皇亲这门高枝,就必须得做好打大仗,打硬仗,打持久战的准备。刘备却没有这个打算,他现在要做的,就是编他的草鞋。
“富有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刘备这一枝破落的皇亲,十年八年也等不到有个富余亲戚来周济他一下,只得靠卖草鞋为生。编完草鞋拿出去卖钱,再买点米面填饱肚子,也就只能填饱个肚子。想靠卖草鞋的钱把日子过好了,过富裕了,再取个媳妇回家,老婆孩子热坑头,想都别想。
就在刘皇叔有上顿没下顿的过了二十八年后,终于迎来了人生的转折,只是这个转折的时间用了二十多年,转折的代价是无数的人头落地。
这天,刘备背着他的草鞋上街,忽见到幽州太守刘焉张贴征讨张角的榜文,看了半晌,长长叹了一口气。这口气却叹出了我们的第二个主人公,张飞。
你还别说,别看张飞在《三国演义》中一直被描写为有勇无谋,京戏中唱他更是“莽张飞”,但在他第一章出场时,却比刘备风光的多,“卖酒屠肉,颇有庄田”。
如果说刘备是个三无人员,张飞最起码已经是小资生活了。
当时张飞还不认识刘备,更没有结拜为兄弟,见刘备长虚短叹,站在后面给他一顿抢白。
可怜的刘皇叔暗暗叫苦,这人倒霉了喝口凉水都塞牙,我叹我的气,碍着你什么事了。
刘备看张飞“身长八尺,豹头环眼,药颔虎须”敢怒不敢言,别说街头斗欧打架不符合他这皇叔身份,就算真动起手来肯定也不是张飞对手。
要不曹操说这刘备乃“世之枭雄”,还真是没错。
刘备一声叹息道:“我乃刘备字玄德,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之玄孙”,打不过,先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