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2/4 页)
此话一出。这些外地客商自然非常高兴。他们原本以为蔡攸还要压低价格。却没想竟又涨到了三成。苏长卿纵横商场多年。城府自然很深。但是此刻任谁也看地出。他地脸上正洋溢着无比欢喜之意。
黄博打趣道:“如果早知道蔡大官人会给三成红利。那我还用得着说那些屁话吗?”
“哈哈……”
众人一愣,顿时大笑了起来!
当然,于有才也在笑,只不过是在苦笑而已,此刻,他肠子都快悔青了,狠狠地扇了自己两个嘴巴子!
皇宫,金銮殿。
童贯扯着嗓子喊道:“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我的娘咧!耳朵都听得起茧子了,能不能换个台词啊!”
蔡攸打了个哈欠,耷拉着脑袋,睡眼朦胧地盯着自己脚下的地板。他昨天一直忙着和客商们立字据、按手印,一直墨迹到后半夜才睡下。
突然,蔡攸打了个激灵,感觉有两道犀利的目光正盯着自己,不自觉的浑身开始不自在起来。
“哼,这个臭小子!难道朕的金銮殿就这么没有吸引力,怎么他一来,不是走神,就是瞌睡呢?”宋徽宗赵佶直直地盯着蔡攸,却不明所以。
“皇上,老臣有事齐奏!”
赵佶一看是柳士明,顿时知道又没有什么好事,于是没好气道:“讲吧!”
柳士明说道:“老臣近日得知,山东境内爆发大规模的瘟疫,以阳谷县和东平府更盛,万望圣上早作决断,拯救万民与水火之中。”
赵佶眉头一皱,说道:“户部何在!”
户部侍郎赶紧出列,回道:“臣在!”
赵佶说道:“你可有向山东筹拨银粮?”
户部侍郎答道:“回禀皇上,微臣近日和礼部都在忙碌太后的寿诞之事,所以,所以还不曾向山东筹拨银粮。”
赵佶又对柳士明说道:“爱卿不必着急,等太后过完寿诞再商量此事不迟!更何况蔡太师出外巡查,至今未还,具体的事宜还得等蔡太师回来再行商讨。”
“这叫什么话!”柳士明被气的胡子都快竖了起来,正欲再次进谏,却看到赵佶一脸不悦的看着自己,正所谓天威难测,柳士明也只得摇头长叹一声,慢慢走回列中。
蔡攸也暗骂赵佶是不是脑子秀逗了,连个轻重主次都分不清,万一来个农民起义,看他怎么收场!想到此处,蔡攸竟隐隐有些激动:“东平府?不就是梁山所在之处吗?这下可有意思了!”
其实蔡攸也在想,是不是真会出现梁山起义这件事情,如果真是那样的话,也凑不成一百单八将了,因为此刻鲁智深和时迁正在给自己打理‘大宋金劵’呢!
“皇上,微臣也有本要奏!”赵挺大步一迈,向赵佶揖道。
赵佶原本打算退朝呢,却没想到赵挺又杀了出来,只得说道:“呃,赵卿速速奏来!”
赵挺说道:“微臣今日要弹劾一人!”
“哦?”赵佶说道:“不知道爱卿要弹劾谁啊?”
赵挺义正言辞道:“蔡攸!”
一听到‘蔡攸’二字,赵佶顿时来了兴趣,说道:“你为何要弹劾蔡攸呢?”
蔡攸自然知道赵挺是王铣一边的,见他弹劾自己也不会觉得奇怪,可是他倒想听听赵挺会怎样弹劾自己。
赵挺从袖子中掏出一份期刊,说道:“原因有二,第一便是这本期刊‘石头记’!”
“他们果然会拿这本书做文章!还好我有先见之明,嘿嘿!”蔡攸不禁惋惜地看了赵挺一眼,暗自想到:“啧啧,你就继续弹劾吧,看看最后倒霉的会是谁?!”
赵挺又道:“微臣由于好奇,所以特地买了一份‘石头记’,却没想到竟发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
赵佶轻轻捋了下胡须,奇道:“秘密?”
赵挺点点头,郑重的说道:“这其实是一本反书!”
此话一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满堂皆惊。这‘反书’可不是闹着玩的,轻则发配关外,重则抄家灭族。
赵挺冷冷看了一眼蔡攸,说道:“这书中有一句诗词,名曰‘乾坤日月双悬’!乾坤自然是指天下,但是日和月怎么解释呢?诸位试想一下,日和月分别是白天和黑夜的主宰,那么它们怎么会同时出现在天上呢?这难道不是在暗示这世上有两位主宰!竟敢在书中如此影射皇上,不是反书又是什么呢!”
赵佶现在是面无表情,根本看不出喜怒,只是淡淡说道:“第二个原因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