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2/4 页)
审美学的标准,不过,这些都还只是一部分,这瘦西湖巧就巧在无论白天还是晚上都有可观的景色,所以我们今天晚上还要再来参观,那自是另一番别有的情调了。你不是有一首最喜欢的诗吗,念来听听。”
“哦,是不是那首和你弟弟名字一样的诗?
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这是“小李杜”中杜牧的诗,写得确实是好,尤其是青山隐隐水迢迢的那句,用了一对叠词,把江南的景色和思念友人的距离表现得淋漓尽致,至于后面两句,那自然是不必说的家喻户晓的名句了,只是关于二十四桥的争论一直没个准数,不知现在可有什么结果没有?”
“我正要说呢,北宋的著名学者沈括写了一本《梦溪笔谈》指出二十四桥是二十四座桥的统称,还列出了详细的位置。但实际不够二十四座,后来清代有个叫李斗的人写了一本《扬州画舫录》记载此桥实为一座桥,指的是吴家砖桥,又名红药桥,就在瘦西湖的熙春台后面,我们去看看?”
两人乘画舫踏湖而行,不多时就看见了一座横卧水面的弯弯曲曲的长桥,有栈道,也有拱桥,还有座弯曲的平桥,桥上有一个亭子。两人踏上中间的一座拱桥顶部,昌波边走边数,雅素问他为何做这等奇怪的举动。
“这桥叫玉带状,拱桥长24米,宽2。4米,桥上下两侧各有24个台阶,围了24根白玉栏杆和24块栏板。”
“这不是整一个名副其实的24桥嘛。”
“正是,不过原先的旧桥是不是这样就不知道了,这座桥是后来建国后新修的,这么一番设计当真是巧妙得很,足现江南文化很注重细节的美。”
“你看那边的亭子,架在光秃秃的平桥上,倒是别有一番风味的。”
“嗯,诗云‘玉人何处教吹箫’,这亭子就叫做吹箫亭,你看栏板上彩云追月的浮雕,桥与水衔接处巧云状湖石堆叠,加上周围遍植的芳郁丹桂,使人看到云、水、月、花,便可思绪回千年,体会到二十四个仙女级别的美人明月夜吹箫的风流佳话,当真是好想回去看一看。”昌波还没反应过来一时失言,那些记者却在心中暗笑。
“嘿,你倒真是风流成性了,这种话你也说得出来,你在心里想什么我管不着,却也不能说出来嘛,吃着碗里的想着厨房的,我看你怎生了得,要是结婚后你还这样那还了得?我告诉你可不准再娶一个。”
那些记者和游客自然不知道她说的是南宋的一夫多妻制,还以为昌波的未婚妻在警告他不准养二奶,抢拍镜头的同时都觉李昌波确实是风流过了,本来是求婚的,却不表现好点,还如此不老实,等着要看笑话。
“我只是想看看她们和你比起来怎样嘛,那定然是不看也罢的了,我不是说过吗,管她沉鱼落雁又有何,我才懒得看上一眼,西瓜桃子是没有的,有一个包谷(玉米)足矣。”心下却是如斯想法:“你跟死人较个什么真嘛,猴子不喜欢包谷,人却知道世上只有包谷最好,这就是人和动物的区别。”众人皆叹服他哄女人的本事。
“其实步行长堤春柳是一件很有风情的事,我们去看看?”两人来到长堤春柳,这里绵延数里的绿红交错,甚是艳丽,那群记者和一些游客紧跟二人,一边拍风景,一边把两人的影子融入烟花三月的扬州,抛去了聚光灯的大自然,别有一番滋味。
“传说这长堤春柳是因为一对叫长堤和春柳的男女在此相爱而得名,今日你我怕是就要成为另一段传奇了,只可惜不会改叫昌波雅素。”
“你倒是想得美,后面一大群记者倒是比谁都风光了。”
“那你是不是很喜欢这种做名人的感觉?”昌波问雅素。
“初时觉得很兴奋,但这么多人跟着,想说些我们之间的秘密也不行,其实很不自在的。”
“我又何尝不是这样想的,当初一时冲动要热心社交赚取名利,后来后悔时却已收手不及,所以才……,后面的事你都知道了,亲爱的,就让我们永远在一起好不好,不要再生活在这种痛苦之中。”
“那好啊,我们一起摆脱这种生活。”
“你看这里景色如画,桃柳夹杂,红绿交陪,偶尔还有一两株白李,李树和我同姓,又以洁白著称,倒是和你的名字一般,素中伴雅,所以我很喜欢,当日你我定情之时,却没有这般美景,黑灯瞎火的,这次却是烟花三月绝妙季节。”那些个记者一听黑灯瞎火,自然是想入非非。昌波开始进入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