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第2/4 页)
子血脉……
捕快暗暗叹了一口气。
几人下了山崖,到了马车边上。
当时为了救人,顾不上先勘查现场,等把陆培元和车把式从马车下抬出来了,附近都已经乱糟糟了。
如今这里已经是收拾之后的样子了,最初的状况,还需他们到顺天府里看记录。
雨水冲刷了痕迹,只一块石头的角落还沾了些血迹,不晓得是陆培元的还是车把式的。
谢筝认认真真地看了一遍,哪怕她晓得自己记忆过人,也怕自个儿会忽略、记错些细节。
捕快道:“御史大人是为了一桩案子上山的,兄弟们去村里问过,说当时都见到了御史大人,大人问什么,他们也都答了,兄弟们听着都没什么不妥当的。”
陆毓衍有些失望。
虽然杨府尹说过寻不到什么线索,他自己也明白大雨之后很难有收获,可真的站在这儿,还是失望的。
深吸了一口气,陆毓衍道:“走吧。”
天暗了许多,城门也快关了,陆毓衍和谢筝只好回城。
入城时,官兵道:“陆公子,马捕头让我给您带句话,那个车把式没熬住,已经没了。”
谢筝的心狠狠一揪,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抬眸去看陆毓衍。
陆毓衍神色平静,只轻轻点了点头。
陆府门前,白灯笼扎眼。
陆培静没有回宫,圣上允了她在陆府过一夜。
谢筝换了身干净衣裳,喝了碗姜汤,身子才稍稍暖和些。
陆府里忙碌,陆培元被挪到了灵堂里。
唐姨娘跪在一旁,面无表情,不知道在想什么。
陆毓衍看着她,道:“我有些事情想问问姨娘。”
唐姨娘闻言,抬起眼帘睨陆毓衍,见他抬步往外头走,才慢吞吞道:“二爷想问什么,就在这儿问吧,外头风雨大,里头还暖一些。”
陆毓衍顿了脚步。
谢筝走上前,道:“姨娘想当着老爷的面说吗?”
唐姨娘嗤笑了一声:“我没有什么事儿,是不能当着老爷的面说的。”
既如此,谢筝也不勉强她,道:“姨娘前些日子去的那家金银铺子,其实是成国公府的吧?”
“是啊,”唐姨娘的声音淡淡的,“国公府产业不少,那铺子只是沾亲带故的,外头也没多少人知道。”
“姨娘那天回来之后,就心神不宁了,”谢筝没有绕圈子,直接道,“姨娘是去说了什么,还是去听了什么?”
第三百零三章 羡慕
唐姨娘眉头微微一蹙,很快又舒展开了,道:“二爷与姑娘不如问我到底知道什么。”
如此直白的态度,倒是让谢筝与陆毓衍意外。
谢筝见陆毓衍微微颔首,她便顺着唐姨娘的话,问道:“那姨娘知道了什么,又想说什么?”
唐姨娘双手撑地,有些吃力地爬了起来,走到火盆前,随意往里头丢了几个元宝,道:“我呢,是想看你们做什么。”
这番话说得绕口,唐姨娘也不管那两人,又捧了一些元宝丢进去。
火盆冒出浓浓的黑烟,刺得眼睛发痛。
唐姨娘别过了头,笑容苦涩。
“谁也没有信过我,老爷没有,二爷也没有,可到头来,二爷只能来问我,”唐姨娘的声音沙哑,“那我就说真话,我从没有往成国公府里传过任何不能说的消息,而且,国公爷压根对朝中争斗倾轧没有半点儿兴趣。”
这话倒是让谢筝和陆毓衍愣住了。
成国公对这些没兴趣,他往这么多官家送女人,又是图的什么?
“国公爷喜欢家长里短罢了,”唐姨娘的神色淡淡的,“各家都有些乌七八糟的事儿。”
事关成国公,唐姨娘说得格外简单,并未细细说开去,但这两句话,已经让谢筝讶异了。
虽说各人喜好不同,但成国公的这个喜好,很是让人出乎意料。
谢筝听唐姨娘那意思,成国公爱听的只怕不仅仅是各府兄弟纷争,还会有些私密事情。
唐姨娘的目光落在了棺木上,道:“我说过二爷的小厮看上了夫人的丫鬟,说过老爷的腿上有两颗黑痣,说过二筒叫隔壁刘大人家的狗儿欺负了,老爷黑着脸一个月都不理刘大人……
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儿,国公爷就是喜欢听这些罢了。
不该说的,我一个字都没说过,姑娘,您的事儿,我一样没说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