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页)
为把解部长的修改意见向林少彬解释清楚,林少彬可能接受。因为深圳是市场经济的前沿阵地,林少彬移居深圳多年,对市场经济的经营方式自然熟悉,这就为和平解决问题打下了基础。鲁青将修改后的“解除合同协议书”直接传到了深圳南方大业公司。
他如释重负,刚坐下泡了一杯茶,就接到北京市兴德公司打来的电话:
“你是老鲁吧?”
打电话的人毫不客气,鲁青根据对方的口气和声音判断,不是北京市兴德公司刘总打来的电话。就说:“我是鲁青,你是哪位?”
“我是北京市兴德公司的,我告诉你老鲁。你不让我们活下去,我们只能采取一种特别的手段。你家住在什么地方,我们很清楚,怎么着?哥儿几个想到你家去混口饭吃。”
鲁青在参加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时,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把杀害战友的敌人亲手宰掉。双方刚开战时,我军官兵遵照救死扶伤的一贯作风,把负伤的越南兵送到战地医疗队进行抢救。在发动凉山战役前,他们营合围了越军一个排的兵力,战斗结束后,有两名越南兵受了重伤,营长安排他们连将负伤的越南兵送往山下的战地医院。他与战友耿小雷每人负责一个越南伤员,当耿小雷背起一位越南女兵时,冷不防被她拔出耿小雷腰中的匕首猛刺过去,耿小雷立即倒在血泊之中。鲁青急了,把身上的越南伤兵扔到地上,举起冲锋枪大骂:“王八蛋,王八蛋!!”
可惜,他扣动扳机的刹那间,被战友邢开达把枪架了起来,一梭子弹朝苍天发射而去,鲁青坐到地上失声痛哭。耿小雷与他一起长大,同年入伍,共同奔赴前线,两人出发前还说“愿意做同生共死的患难弟兄”。倘若一个人牺牲,另一个人一定要替他报仇,并负责为家中的父母养老送终。而鲁青却违背了诺言未能替耿小雷报仇,当时那位越南女兵被营长安排另两位战士送到战地医院。鲁青为了杀死她,在自卫反击战结束后,特意到战地医院找过她。可惜他的计划失败,不仅没有杀死越南女兵,反而受到了纪律处分。本来可以步步荣升的他,只能在连级岗位上原地踏步,后来中国第一批百万大裁军,鲁青转业进了国兴银行。在军队没有成为英雄的他,转业后回到地方总感到有些憋屈。逢年过节,他总要到耿小雷家看望他的父母,多少年如一日。无数个夜晚,每当他梦到耿小雷时,那一片血迹总是浮现在面前。 。 想看书来
第九章 斗法(5)
鲁青转业回到地方之后,一开始看到社会上一些不公正的事,总是打抱不平,为此,妻子说他是“战争贩子”。这次北京市兴德公司的人想以武力威胁显然是打错了算盘找错了对象,本以为任何政府官员和国有企业的领导们都怕丢失官职、丢掉性命,以非法手段相威胁一定能达到最佳的效果,所谓“穿皮鞋的怕赤脚”嘛。可这一次他们遇到了迎风而上的“硬头船”。
鲁青由于职业关系和经年累月舞文弄墨的修养,与当年在基层任分理处主任时判若两人。他在总部机关工作文质彬彬,到两家公司检查时偶尔以诗词歌赋调侃,尤其到北京市兴德公司查账时,得知刘总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却喜欢结交文学人才,曾听人讲,刘总一心想找一位作家给自己写一本自传体的纪实文学。
根据鲁青的表现,北京市兴德公司的刘总认定他是个咬文嚼字的文人,地地道道的知识分子。而对付文人的最好办法是武力威胁,所以就采取了恫吓的手段,结果适得其反,鲁青骨子里那种英雄气概一直潜藏在身上,转业以后除了在家乡的分理处当过主任就是在报社和机关工作,这让他感到很乏味,总想寻找机会“英雄”一把。因而鲁青兴奋地对着话筒大喊:“谢谢你,到我家来多少人都可以,我从小就想当英雄,希望你们能成全我。自卫反击战期间,为了给战友报仇,我失去了一次机会。至今快三十年了,家里的刀都锈了。这次你们即使杀死我,我也是为保卫国家财产而死,值得!你们却是歹徒,将得到应有的惩罚。你们听明白了吗?还有什么话要讲?”
对方沉默不语,显然鲁青气吞山河的回答出乎他们的意料,远不是他们需要的效果,电话中死一样的静寂,双方僵持一会儿,对方终于放下电话。一场恶战,小试锋芒,鲁青感到前所未有的畅快,多少年的沉郁通过怒吼宣泄而出,痛快,痛快极了!他在心里呼唤着耿小雷的名字,眼泪又溢了出来。激情过后他冷静地进行了分析,认为北京市兴德公司不会对他动“真格”的。他们公司的刘总,家大业大,听说还有两个小蜜,刘总最大的嗜好是把两个俏丽女孩叫到一起同枕共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