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第3/4 页)
,并且附近还有一条公路,交通便利,各方面的条件都相当不错,计划很快就被定下来。
田湖村成为南水第一村之后,宋书清跟县委县政府官员混得颇为熟络,当即由他出面,联系了县里的一些官员,准备商谈一下建厂的事宜。
宋书清大侃特侃,又是生物高新科技、向发达国家看齐,又是千万级投资、反哺农业等等,还跟国家产业结构转型、一带一路战略、华夏梦扯上了关系。
这一通说,听得李书记都无比热心起来,决定亲自带几个人过去。
最终,两方约定时间,在一个消费水平较低的饭店,进行商谈。
饭局上,众人推杯换盏。
交谈了一阵,李书记忽然说道:“姜瑞洋博士也是北大的?”
姜瑞洋笑了笑:“北大生物系,平时主要跟着导师在微生物研究所。”
李书记又问:“你的导师是?”
“陈哲聿教授。”
农业局副局长董肖不由讶道:“就是那位36岁就当选为长江学者的陈哲聿教授?没想到,姜博士竟然是他的学生。”
姜瑞洋谦虚道:“我成为陈教授的博士生,主要是运气好。”
“话不能这么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姜博士肯定还是有很多过人之处的。”李书记说道。
姜瑞洋有点不好意思:“那我可能是体重过人吧。”
众人不由都笑起来,气氛活跃。
“林老板,万象打算建的堆肥厂,是个什么情况?”周局长这时问了句。
林寒想了想:“这个计划,主要是针对南水县农村较多的情况来设计的。”
“一来是农村垃圾有机含量较高,适合进行堆肥处理,生产的肥料,也正好可以出售给农民,用于农业生产。”
“二来也是现在农村的垃圾处理机制尚未建立,大量的垃圾被乱扔、堆积,急需进行处理。”
董肖扶了一下眼镜:“林老板,我对堆肥厂也做过一定了解。据我所知,堆肥厂生产的肥料,质量似乎都有一些问题。。。。。。”
“我们的堆肥厂,由万象实验室负责提供处理技术,并且还有北大微生物研究所的帮助,处理效率非常之高,肥料的质量可以超过绝大多数化肥,并且价格相对实惠。”林寒解释道。
李书记有些惊讶:“北大微生物研究所也参与其中吗?”
姜瑞洋点了点头:“万象从北大微生物研究所,进购了价值一百万元的先进菌种,我也是由导师推荐才过来的。”
宋书清微笑着插了一句:“这个堆肥厂,应该是南水县唯一和北大有合作的企业了。”
万象实验室,北大微生物研究所。。。。。。这名头,高大上的感觉扑面而来,几个政府官员,都不由露出意动之色。
周局长忙问:“林老板,你们打算投资多少钱?”
“保守估计,一千五百万元。”
林寒说道:“另外,堆肥厂生产出来的肥料,会优先提供给田湖村的农民。这样,田湖村就能产出更多的优质粮食,万象酒业也可以获得更快地发展。”
宋书清补充道:“前不久,田湖村的村委会已经全票通过决议,为酒厂提供扩建的场地,酒厂的第一期扩建计划,马上就要开始。”
李书记忍不住说道:“这么说,万象酒业和万象堆肥厂,是相辅相成的了?”
林寒点了点头:“可以这么说。万象垃圾处理公司,负责解决农村的垃圾问题,解决垃圾的同时,也会裨益农业生产活动,间接推动酒业发展。”
宋书清对县里的经济建设,一向有许多看法,跟着说起来:“南水县农村多,现在未尝不是一个优势。只要把农业做好,把环境治理好,大力发展酒产业之后,将来还可以发展餐饮业、旅游业。。。。。。”
“再将来甚至可以把南水县,打造成为全国的特色示范区!”
第103章 建厂
听着林寒三人的描述,几个县政府官员愈发意动,李书记当即问道:“林老板,堆肥厂的具体地址,你们打算选在哪里?”
林寒拿出一份尚阳镇地图,工厂的选址早已在上面标好:“就在这里。”
“这里有一块大约五十亩的闲置地,交通也相对便利一些,厂子建起来之后,只要达到最大产能,将至少可以消化附近三个县产出的农村垃圾。”
李书记接过地图,端详地看了一阵,随即点头:“这个地方确实不错。。。。。。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