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部分(第1/4 页)
而且万象实验室,本就已是大名鼎鼎,在学术、民间都红得发紫,是近一年来的热门话题。
所以万象国家实验室的消息一传出去,华夏的媒体就瞬间沸腾了,各种专题报道、专家点评在网络平台流传,热度居高不下。
在网络、媒体的热传之中,许多媒体都将万象国家实验室,视作是“科研特区”,这种说法,也得到了包括官媒在内的广泛认可。
如某权威专家就表示,万象实验室对科研领域的意义,就如同普东新区对经济领域的意义一样,是重大的创举,是历史的进程……
万象实验室到底为什么有这么多特权,林寒心里当然清楚,但有些东西肯定是不能随便乱说的。
像在官方口径中,万象国家实验室就是一次创新、尝试,是对科研模式的一种“探索”。
除此之外,还包括一些刻意的误导性描述,如“万象实验室传承了伟大华夏人民的光辉传统,一如抗日战争期间,在艰苦的环境中,无数科学家为了民族的科学事业奉献光和热……推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进程……”
要知道,万象实验室和二战之间的玄幻联系,在互联网上早就流传已久了。
尤其在红色警戒2:森罗万象发布之后,随着众说纷纭,很多人甚至都把万象实验室的传说当真了。
现在某些官媒来一段“继承了抗日战争的光辉传统”云云,任谁听了都会想歪,将之视作官方对传闻的一种变相承认。
吃瓜群众更加热闹起来,官方的态度则变得十分暧昧,不承认,不否认,反正没造谣……
万象实验室地位确立的同时,林寒还与国家地震局签署了一份协议,开始建立全国地震预测机制。
在这份协议中,万象第一实验室将向地震局尽可能地提供国内的地震预测信息,并协助制定应对方案,减少灾害损失。
当然,由于日国的地震风波还没有完全平息,这份协议暂时没有对外公开,只是万象与地震局的秘密协议。
……
林寒倚在车座上,眯着眼睛,神情十分放松。
随着万象实验室特殊地位的确立,所有相关的政治隐患,也都一并消弥于无形之中。
除此之外,林寒本人还像一些大企业家那样,在全国正协挂了个委员的名头。
西方国家常常将华夏的政协比作是西方国家的“上院”,虽然实际上正协比较清闲,但一定程度上也说明,这个组织并非一点影响力都没有,尤其是“国”这一级的正协。
经过这段时间的一些经历之后,林寒渐渐意识到:光有钱,还真不能为所欲为。
当然,现在他已经朝这个级别更进一步了。
“老方,开车去北大。”
“是。”方予剑下意识地说了声。
林寒笑起来:“还不太适应给我当司机?”
由于“组织担心你安全”,上面特批了方予剑作为林寒的私人保镖,以及兼职司机。
林寒对此倒是没怎么在意,就当是雇了个高质量司机。
“在我这不用太拘束,也不用像军队里那样老喊‘是’之类。”
“是。”
“……去北大吧。”
“是。”
坐车来到北大之后,林寒当即便联系了微生物研究所的陈哲聿教授,相约见面。
“陈教授,万象国家实验室的消息想必您也知道了。高标准待遇也一如既往,不知道您是否打算正式加入我们?”林寒问道。
陈哲聿闻言,却是半认真地露出一丝苦笑:“哎我倒没想到,万象实验室的发展居然能快到这个样子。早知道就提前加入了,现在我这个长江学者恐怕是排不上号了。”
早在不到一年之前,他就接到过邀请,但由于那时万象实验室还没这么大台子,他只挂了个虚职便无下文。
谁曾想,不到一年的功夫。万象实验室就华丽升格,俨然成了国事,地位非比寻常。
料想如今的万象实验室,恐怕招些院士也是轻而易举了。
林寒哈哈一笑:“没有的事。”
“您是最年轻的长江学者,而且也很可能是未来最年轻的院士,欢迎还来不来呢,怎会排不上号。”
……
第283章 云州风暴
陈教授沉吟道:“万象实验室既然已经成为‘科研特区’,我当然也十分向往。”
“不过我目前还在学校任教,尤其是还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