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第3/4 页)
问徐盈玉,“徐大人的意思是?”
“林大人,你心里明白。保住永定侯就是保住大人你自己。”徐盈玉索性将话说明白,叹道,“昨天那些不明事理的书生已经在总督衙门前求公道了!这件案子不能拖的太久。只有你们稳了,我的差使才好办。林大人,我们都是帝都派下来的人,在某些方面而言,我们立场相同。而且帝都是不会愿意看到我们之间内讧的。”
“这个时候,重要的是得保住永定侯在淮扬官场的地位。”徐盈玉轻叹,真相并不是最要紧的。其间受到伤害最大的自然是段氏,徐盈玉与段氏有交情,与钱家有恩义,可是,眼下,她也只能在允许的范围内维持钱段两家的声誉。
林永裳实在感激徐盈玉这样通情达理,他为何要徐盈玉参审此案,其目的不过是想试一试徐盈玉的立场。徐盈玉是卫太后手下的人,如果徐盈玉真的因为徐家与钱段两家的交情而站在他与永定侯的对立面,那会让林永裳非常为难。
如今徐盈玉这样的姿态,林永裳恭维道,“徐大人真乃女中豪杰。”
徐盈玉唇角弯弯,揶揄一句,“在男人眼中,怕是‘女中豪杰’这四字就等同于‘泼才恶妇’的意思了。”
“这是万万不能的。”虽然在林永裳心目中亦认为如今女人厉害太过,不过,徐盈玉通情达理更胜他人,着实令人欣赏。当然,难缠也是真的。
徐盈玉受了林永裳的试探算计,心头总有几分郁气难消,忍不住噎了一句道,“男人所推崇的美德里,说谎肯定是其中一项。”
林永裳除了摸着鼻子赔笑,无话好说。
俩人气氛刚刚缓和,就见范维匆匆进屋,手里握着一张叠好的皇家报刊一样的东西。不过范维的神色实在称不上美妙,进门直接道,“林大人,不好了,你瞧瞧,这是外头印的,已经传遍了扬州城。”
林永裳接过,果然是仿皇家报刊所为,阔幅极大,双折而成。
林永裳一目十行的看过,顿时气的脸色铁青,紧紧攥着这张刊物,低喝,“混帐!”
73、更新 。。。
第七十三章
林永裳攥着手里的报刊;目眦欲裂。
简直;胆大妄为!
钱家是淮扬旺族;这是无庸置疑的。
钱永道虽然身上并无官职;不过他在帝都学术界的地位,即便林永裳以总督的身份都要对他礼让三分。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
钱永道于仕途上平平;当然只是在德宗皇帝执政时期,以十七岁的年龄考得状元;三年翰林之后,便辞官,携妻归家;自此一心治学,再无出仕。
凭借钱家一流的底蕴以及钱永道渊博的学识,江南最有名的万里书院便是由钱永道一手建立,及至如今,钱永道仍时不时去万里书院讲学。
万里书院是钱永道一生的心血。
亦是江南最有名的书院之一,如果说哪个书院能与万里书院想媲美,那就只有杭州城的万松书院了。
两座书院说起来都是官学,不过,万松书院真正是由杭州府筹建。
万里书院却是多借钱家之力。
钱家百年积蕴,不会差钱。
对于万里书院,钱永道真的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甚至万里书院多位极具才名的先生都是钱永道亲自延请而来讲学的。
万里书院与钱家关系之密切,让林永裳隐隐担忧。
这份刊登着“永定侯公子强|奸节妇至死案”的刊物,便是来自万里书院的报刊!
徐盈玉自林永裳手里接过万里书院的报刊草草看过,心中添了十分不屑,眼神一瞟道,“不过是拿女人的贞洁做文章,这些读书人的本事也不过如此了。”
林永裳直接吩咐范维,“范维,你去钱家看看,钱先生的身子可还结实?若是钱先生身子结实,我今天去拜访他老人家。”
范维领命去了。
徐盈玉道,“整个天朝也只一份皇家报刊,这些东西,可不是说印便能印的?”
“现在不是抓人的时候。”林永裳抿了抿唇,眼中神色冰凉,道,“万里书院本就与钱家关系密切,这样的东西散出去,书生们本身对衙门怨气颇大。若是直接派了官兵去,易生变数。还是要溯手逐源的从源头掐死的好!”
政客并不是爆竹,若是一点就爆,他林永裳不知死过多少回了。
这是总督衙门的事,与她无干,徐盈玉道,“林大人歇着吧,我去看看倩姐姐。”抬脚欲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