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2/4 页)
犹未尽,向康熙交代这几年的行程,末了说道;“臣倒是想起了卫贵人曾经说过的话,“是药三分毒”,所以臣这次在外行医,倒多是给人以食物养病,只要不是急症,重病,臣倒都是以慢慢调养为主,所以倒也救治了一些多年未能痊愈的老病人,因此也落了个‘神医’的称号,臣倒是惭愧之极,这本是卫主子对臣的点化。”
康熙像是发现一丝曙光,问道:“你的意思是说胤祚的病还是有救的,只是要慢慢的调养,若是慢慢调养需要多久,能有什么起色?”
孙易南综合胤祚的脉像沉凝半晌答道:“臣倒是不敢保证六阿哥一时半刻的就和往常无异,但是最低用个三年五载的调养,总是要恢复大半,然后在加以锻炼和巩固,适当的在配合以温补的药物,总之一定会和其他同龄人不差什么的。”
孙易南有治疗过比这种情况还危机的病人,所以,对六阿哥胤祚的病情还是有一定的信心的。虽然他也奉行卫琳琅的“是药三分毒”的说法,可是若是在皇家这话也有不尽然的地方,有些特别珍贵的药材,像“天山雪莲”之类的属于皇家贡品,一般人得不到,可见这种药的紧缺和稀有,但这种药也确实有其特点,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对身体基本不损害,当然,身体虚弱之人也是滥用不得的。所以,卫琳琅对于用药的恐惧,孙易南也是有些无奈的。
对于胤祚的病情孙易南觉得,孩子太小,身体亏损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所以他主张最好还是以养为主,虽然慢些,等以后胤祚的身体略好些在用药温补,毕竟胤祚还小,身体也确实受不得大补之物,一个不小心反而会送了性命。
康熙听了若有所思,心里也赞同了孙易南的话,特命孙易南为胤祚的主治太医,一切诊脉、开药、饮食等皆有孙易南确认后才得执行。
康熙因为儿子有救,心情就好了许多,又问起孙易南牛痘的事,孙易南道:“臣有一次听说了一个村子患了痘症,就连忙的去了,刚好他们村子里也有喂牛,也有感染,所以臣很容易就取了痘苗,并且实验到人的身上,通过实症经验,只要不是老弱病残,身体状况良好,几乎是能做到十之八九。”孙易南很郑重的拍拍胸部:“臣也特地带回了牛痘疫苗,等臣今天回到家里先给臣的孩子们种痘。”他也是着急赶路,连家都没有进直接来见的康熙,说了许多却没有实证,也怕康熙不信,所用要用自己的家人来给康熙表决心。
康熙一听大喜,连连追问孙易南具体情况,孙易南一脸热血的讲述了当时所见所闻,他当时也是冒着生命危险在潜进村子里去的,大清对痘症如同瘟疫,一旦发现当地官府就会对疫区隔离,百姓们只有等死一途,所以对于突然冒出来的孙易南也不是没有敌意,好在身为大夫,他还是赢得了人们的信任。老百姓也是无可奈何的才接受了孙易南使用牛痘给自己接种,好在有惊无险,除了已经患病的人有少数康复外,他给接种的青壮年几乎没有死亡,当然,老弱病残也没能逃脱厄运。可即使这样,那些百姓已经对他感激涕零了,幸存的百姓们安葬了自己的亲人,害怕官府对他们进行捕杀,都逃离了村庄,是以康熙并没有得到官府的报告,直至今天才从孙易南口中得到确切的消息。
康熙并不关心那些逃走的青壮年和死亡的老弱病残,当初接种人痘的时候也不是没有死过人,就是现在每一个接种的人和他的家人也是抱着万一的心态去种痘的,也等于每一个都是试验品。对于孙易南说的牛痘,虽然没有证据佐证,康熙还是愿意去相信孙易南,“胤祚那里既然是调养为主,也不必你每天盯着,你且抽时间给他诊脉安排一下饮食,用药等,具体的让奴才去照顾周到就好,朕也会派人盯着,应该不会出事。朕给你几个庄子,里面的人随你安排,你先去把这事办了,朕等你回话。”康熙这是把那庄子里的人给孙易南当小白鼠了啊。
孙易南自然知道其中的厉害,赶紧答应;“喳,臣定不负皇上所托。”
正文:胤祚之死
孙易南要经常出入给胤祚治病,不好总出入德妃的寝室,所以康熙就安排把胤祚直接搬到了阿哥所,康熙把胤祚身边伺候的人都处理了,这在给胤祚挑人自然是德妃安排,当然康熙也派了几个人,却是无关紧要的差事,康熙认为,德妃是不会害胤祚的,所以他很放心的把照顾胤祚的任务托付给了德妃。
康熙给德妃交代的时候自然是把孙易南的慢慢调养理论也一并说了,德妃虽然有不同意见,却也没敢当面提出质疑,也确实照着做了,胤祚的病情也确实稳定下来且有所好转,德妃心中暗喜,就开始考虑孙易南说的适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