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页)
及组织间的良好关系,以缓冲谈判中的摩擦。这也意味着,在构建谈判策略时,要把人际关系与实质问题分开,避免将个人意识牵扯到实质问题的讨论中来。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二章 把人和事分开(10)
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结识对方的确很有帮助。人们很容易对一个陌生而抽象的“对方”产生敌意。假如你认识他,情况就不一样了。与同学、同事、朋友甚至朋友的朋友打交道,就完全有别于同陌生人交往。越快与对方熟悉,谈判就越不费力。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也就不再是一件难事。于是艰难的谈判便有了信任的基础。日常沟通变得轻松而随意。一句玩笑、一通闲聊便可轻而易举地缓解紧张气氛。
建立这样的关系应在谈判开始之前。要了解对方,发现他们的好恶,并通过非正式途径与他们接触。比如谈判开始前早到一会儿,利用这段时间相互聊一聊,谈判结束后再逗留片刻。本杰明?富兰克林最喜欢用的技巧便是向对方借本书,这会让对方感到荣幸和满足,认为富兰克林欠他一份情。
对事不对人。如果谈判者在面对面交锋中视彼此为对手,就很难将人际问题同实质问题分开。这样一来,一方针对问题的任何言论都会被对方视为是冲着他们而来。双方互相防备,反应强烈,完全忽略了对方的合法利益。
对谈判各方更为有效的策略是,视彼此为合作者,大家一起冷静地去寻求有利于双方的公平协议。
正像两个落难水手在汪洋大海中的一艘救生筏上为有限的给养发生争吵一样,谈判者一开始容易把对方看成对手,视对方为障碍。但为了生存,两个水手必须把人际问题和客观问题分开。他们必须认定各自的需求,如需要遮蔽、药品、淡水、食物等,进而把满足这些需求当做两个人的共同目标,同时考虑其他共同要解决的问题,如轮流放哨、收集雨水、将救生筏划向岸边等。这两个水手只有并肩协作来处理共同问题,才能协调好利益冲突,获得更多共同利益。对于两名谈判者,道理也是如此。不管我们之间的关系有多么紧张,只要双方联手合作应对共同面临的问题,我们就能更好地协调各自的利益需求。
为了改变对方的态度,变正面交锋为并肩合作,你就得把问题清楚地摆出来:“你看,我们都是律师(外交官、商人、家属等),如果我们不努力满足你们的利益,我们也不可能得到令自己满意的结果。反之亦然。让我们一起为满足双方的共同利益而努力。”或者,你也可以一开始就以共同解决问题的态度对待谈判,用实际行动影响对方,使之愿意合作。
为了便于谈判,双方最好坐在桌子的同一侧,把合同、地图、白纸或其他能说明问题的材料放在面前。如果相互间已经建立了信任的基础,那就再好不过了。但不管双方的关系多么不牢固,都要努力使谈判成为并肩合作的行为。虽然双方的利益不同、观点各异,又有各自的感情因素掺杂其中,但双方应合作来处理共同的问题。
把人与事分开并不等于一劳永逸,你得持之以恒地去做。其基本方法是:将对方当做有血有肉的人来对待,而不是就事论人。至于如何做到这一点将在以下三章中详细论述。
第三章 着眼于利益,而不是立场(1)
有这样一个例子:两个人在图书馆吵架,一个要把窗户打开,另一个要把窗户关上。他们俩为了窗户应该开多大争执不休,是露条缝、半开还是打开四分之三?没有一种方案能让两人都满意。
这时图书馆管理员走了进来,她问其中一个人为什么要开窗户,回答说:“为了呼吸新鲜空气。”她又问另一个人为什么要关窗户,那人说怕有穿堂风。管理员想了一下,把隔壁房间的一扇窗户敞开了,这样既有了新鲜空气,又避免了穿堂风。
明智的解决办法:协调双方利益而不是立场
刚才的例子在谈判中颇具代表性。表面上看起来,这两个人的问题在于他们的立场发生了冲突。既然双方的目标是在立场上达成共识,自然他们思考和谈论的都是立场——这往往使谈判陷入僵局。
如果管理员只注重他们俩的立场,一个要开窗,一个偏要关窗,她就不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她注意到双方的真正利益,是呼吸新鲜空气和避免穿堂风。把立场与利益区别开来很关键。
利益是问题的关键。谈判的根本问题不在于双方立场上的冲突,而在于双方需求、愿望、想法乃至恐惧等方面的冲突。谈判方可能会说:
“我正在设法阻止他在隔壁搞房地产开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