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第3/4 页)
然后,慢慢呵出一口气来,笑着问道,“烟络,你可还记得那一日?”
……
那一日,春日的明媚阳光里,丰神俊秀如玉的男子,明明拥有了她,却生出那样黯淡心灰的神情。
如云的柳枝下,溪流潺潺。
他立在那里,却缓缓侧过身来看着她,神色里有游丝般的凄苦,“我便是前面的那个僧,即使勤拂拭,也会染尘埃。你当然不会把衣钵传给我,是吧?”
是吗?
她,怔怔看着他眼里清清楚楚流露而出的挣扎,久久不能言语。她明白他的心意,明白他的难处,却也只是明白而已。
如果没有遇见苏洵,或者没有爱上苏洵,又或者他不是一心帝位的那个人,他和她的结局是不是也会改写?她于此时尚且会这样想,那他呢?他会如何?
……
而那个人此时就站在她面前,微微在笑,笑容一如两年前翠寒谷里的那个夏天,恍惚中,仿佛又见到那个牵马而来的翩翩少年。
烟络喉咙哽咽起来,觉得水气渐渐模糊了视线。
他温柔地凝视着她,又是一声若有似无的叹息,缓缓道:“我总是教你这样为难么?”
烟络摇了摇头。
他笑着,却隔着一段距离与她对视,“你会自由。”
烟络低着头,不去看他的脸。因此,也看不到他明亮的眼中此时浮动的一层薄薄水气。
他不得不停顿了一会儿,才又说道:“御史府已被查封,回京之后,你去何处安身?”
烟络这才抬头看他,道:“你不用担心我。”
他却笑道:“恐怕日后想要担心,也担心不到。”
烟络深吸了口气,平静地答道:“沧海和亘木都在,他们会安排。”
“那……就好。”李希沂微笑着点了点头,话音有些飘忽。
“嗯。”烟络也附和一句,犹豫了一下,不放心地说道,“你要好好的。”
“嗯。”他也只是淡淡应了一声。
都结束了么?
烟络望着他的背影,心里痛了起来。
可是,为何她还会这样心痛?
与此同时。
距且末西不过百里地。
突厥军营。
可汗牙帐里,灯火通明。
一名士兵急奔入内,跪地道:“禀可汗,探子回报,河西军与陇右军已撤回昨夜驻扎之地!”
首席之上,都顿缓缓捋须,笑意高深莫测,却阴寒刺骨。
右席的突伦叶护举杯道:“恭喜可汗,可汗已借巫术诅军之法退了河西军,此乃天助我突厥!”
都顿笑道:“突伦叶护以为下一步该如何?”
突伦道:“河西陇右军既已退兵,我突厥应趁势还击!”
“如何还击?”都顿慢慢举杯,目光斜视着如血的烈酒,看似不经意,却一字一字道:“汉人自古狡诈,若不加以重创,我突厥王朝如何能顺利入主中原?”
杯中烈酒妍丽如血,于手指间摇动着殷红的光芒。
见可汗一席话里颇有深意,突伦了然一笑,问道:“可汗可曾听说过汉人的反间之计?”
“反间计?”都顿双眼里隐隐有一闪而过的亮光。
“汉人有句话,”突伦笑道,“叫做‘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臣弟建议可汗不妨拿来逆意一用。”
都顿不语,颔首示意他说下去。
突伦会意道: “将在外,既然君令有所不受,那么,君岂会无忧?倘若战事蹊跷而止,可汗以为,李家皇帝对这在外多时之将会做何感想?”
都顿将杯中美酒一饮而尽,笑道:“弟弟打算如何做?”
突伦冷笑,道:“可汗可还记得咱们俘获的那名督军?”
都顿眼角起了一丝幽冷的笑意,却不动声色道:“单凭小小督军一面之辞,如何叫老谋深算的皇帝认定他自己的儿子也会通敌?”
突伦道:“倘若有太子于一旁侧击呢?”
都顿顿时大笑,“太子?”
“不错。”突伦答道,“太子欲取帝位,早已急于拔除睿王爷这颗眼中钉。此计原也是太子身边谋士谋划,而我突厥只须小小相助,一来可以解当前之忧,二来,睿王爷不除,亦不利我突厥问鼎中原。况且,太子已承诺岁贡突厥,既然太子已显出诚意,可汗何不成人之美?”
都顿闻言冷笑,“区区岁贡,我突厥王朝还不将它放在眼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