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1/4 页)
阿信不解地看着父亲。
“村里的山上,杉树砍倒以后,就得在原来的地方补种上杉树苗。一家得出一个人去种树,你娘现在不在家了,只好让你去。爹和庄治都太忙了。”
“可是……”
“你现在不用照看小孩子了,连这点活都干不了,你还想怎么样?”
阿信沉默了。
早饭后,阿信背着筐从柴房里走出来。阿仲拖着身体挪动到廊下,看到阿信这副模样,阿仲焦急地说:“你干不了这个活儿。种杉树苗连大人干都吃力,要把筐里装满树苗,背着爬到山上去,光是上山就够人受的。奶奶去跟你爹说,不让你去。”
“不用说了,现在也不用我照料阿济了。我不能出去做工,只会白吃饭。要是连这点活儿都不能干……”
阿仲心酸地念叨着:“我要是身体好,我就替你去了,唉……”
阿信轻松地对奶奶笑一笑:“要是想起做工的时候,我就觉得什么都能受得了。小弟弟妹妹就托奶奶照看啦!”说完,阿信走了出去。阿仲不安地望着她的背影。
山道上,瘦小的阿信夹在大人们中间,背上的筐中装满了杉树苗,重重地压在她单薄的肩膀上。阿信拼命地一步步向山上登去,实在是太吃力了。阿力也在种树的人群之中,看到阿信的样子,劝道:“要是太累就歇一会儿吧。慢慢上去就行了。”
阿信仍然默默地跟着大人们朝上走着。阿力无可奈何地说:“让阿信这么小的孩子出来种树,当爹的也真有他的。不过阿信也真有韧劲,比咱们卖力多了!”说着,她笑了起来。
一个上了岁数的大爷说道:“那是啊,阿信这孩子可是跟着逃兵在山里过了半年的。肯定有韧劲!她跟一般的孩子可不一样啊!”
阿力瞪了那个人一眼:“大爷,瞧你说的……”
阿信只是咬着嘴唇,默默地攀登着山道。
爬到山上,大家开始种树苗,阿信也不甘落后,努力地种着。过了一会儿,她问阿力:“这些树苗,得到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啊?”
“嗯,要等到能砍的时候,得四十年或是五十年吧!我们那会儿都不在人世啦!”说着,阿力笑了起来,“那时候阿信有多大啊?”
“要四十年的话,我四十八了。五十年的话,我就五十八。”
阿力吃惊地叫起来:“哎,你会算数哪!嗯,那时候小阿信也成了老太太啦!”她又格格地笑了,逗着阿信:“那时候,阿信在干什么呢?”
“我会有很多钱,把我种的这些杉树全都买下来。”
阿力不由得大吃一惊:“你要把大杉树买下来?”
阿信正色道:“我这么辛苦种下的杉树,谁也不给,这是我的杉树。”
阿力叫起来:“我的天哪!这孩子的想法真是不一般啊!”说着,阿力忍不住捧腹大笑。别的大人们也哈哈大笑。阿信没有理会人们的大笑,仍然是一脸郑重,默默地种着杉树苗。
当数十年后,阿信回忆起当年的自己一边辛苦地种着杉树苗,一边暗暗地下着决心,还是不禁为之动容。阿信要买下自己亲手种植的杉树的愿望,并没有实现。
因为种树是村里人一起进行的劳动,阿信拼命地干着,不肯让自己比大人们少干一点。沉重的劳动一直持续了好几天,阿信默默地忍耐着,始终没有抱怨一个字。
当时在东北的农村,像阿信这样生长在佃农家庭中的女孩子,每个人都有着相似的艰辛童年。能够出去做工还算好的出路,有的女孩子甚至被迫去卖身,但这在当时却被看做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所以,阿信虽然要干沉重的庄稼活,还要兼管着家务,每天累得腰酸背疼,但是她知道,就算忙得连睡觉的时间也没有,还是得庆幸自己可以在家里干活。
可是,那年初冬时分,大人们居然给阿信找到了做工的地方。对阿信一家人来说,这是个好消息。人家愿意出五袋大米的工钱,让阿信去做两年工。
一天,阿力突然来到阿信家和作造谈论起来,阿信和奶奶阿仲也在一旁听着。
阿力高兴地说:“我经常出入的人家里,有一户是酒田的米行,人家正在找人带小孩呢。要是阿信去的话,去做两年工,人家肯出五袋大米的工钱呢!”
阿信不禁吃了一惊。阿力又说:“阿信这孩子又勤快又能干,人家肯定喜欢。”
阿仲却放心不下:“不过……”
作造想的却是另外一桩事:“阿信上回去做工的时候,没干完就跑了,人家知道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