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部分(第1/4 页)
巡抚衙门和总兵官衙门,都不断的派人贴出告示,表示没有鞑子南下,一切都是谣言。但是,他们的辟谣,似乎没有什么成果。宁夏镇的民众,对于官府的信任度,实在是有限。一般来说,官府的话,都要反过来看。如果官府辟谣否认的话,那就说明事情极有可能是真的。这样的定律,屡试不爽。
结果,宁夏镇这边大力的辟谣,南面的固原镇,反倒是加强了戒备。红城堡、葫芦峡城、黑水苑等地的驻军,都加强了戒备,严格的盘查来往的行人和商旅。这些行动,都让鞑子南下的谣言,传播得更快了。
李国臻暗自恼怒,却又没有办法,只好下令宁夏镇加强警戒,驻守各个大城的战兵,也全部都进入战备状态。宁夏城周围的各个城堡,都收到了要求加强戒备,严防鞑子南下的命令。只有一个地方除外,那就是威镇堡。
【求月票!】
【第127章】事情闹大发了……
(0127)
【今天第七更送到!】
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忽略,宁夏镇总兵官的命令,到了平虏城以后,就没有继续往下传。不过,不需要上头的命令,威镇堡已经在拼命的加强戒备了。听到来自宁夏城的谣言以后,即使是威镇堡最惫懒的军户,都不得不拿出吃奶的力气来,拼命的修葺城墙,拼命的囤积各种物资,拼命的训练自己,准备打大仗。
宁夏镇进入戒备状态,旁边的延绥镇,还有遥远的甘肃镇,也都收到了风声,也都纷纷的加强戒备。一时间,整个大明西北地区,都是一片的风声鹤唳。西安府震动,陕西都司震动,三边总督震动……兵部……内阁……
……
万历四十四年的兵部尚书,正是周嘉谟。他是隆庆五年的进士,是整个万历朝目前最老资格的进士。他接管兵部已经有两年的时间了。作为一个七十岁的老人,周嘉谟对兵部的掌控,采取的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方针政策,尽量不闹腾。因为,他很清楚,自从三大征以后,万历皇帝,就很讨厌搞大动作了。
在周嘉谟看来,万历皇帝的骨子里,还是好动的,也从来不害怕打仗。要不然,也不会有三大征了。但是,万历皇帝有个致命的缺陷,就是对钱财看得太重。他总是想方设法的增加自己的内帑收入,对太仓银的掌控,总是不放心。打仗是要花钱的。万历皇帝不想花钱,只想存钱,多一事就不如少一事了。
可是,接到来自陕西都司的报告,周嘉谟还是很恼怒。这位老人绝对是大汉主义者,最容不得别人侵犯天朝的威严。辽东那边,建州女真人试图闹事,周嘉谟力主强力镇压。现在,西北地区的鞑靼人又要闹事,周嘉谟不假思索的,就想到了强力镇压。他当即拿起奏章,入宫去见万历皇帝……
……
可怜的王启年,根本想不到,徐兴夏交给自己一个很简单的任务,最后居然会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来。他虽然是锦衣卫的百户,其实在锦衣卫里面,是四不靠的。否则,也不会被打发到这么偏远的地区来了。想到事情的严重后果,王启年就有点害怕。
他将杂货店的门牢牢的关好,一个人蹲在墙角里,痛苦的自怨自艾:“这个白斯文,不就是叫你传播一个谣言吗?怎么闹腾得这么厉害?搞得好像要天翻地覆一样,连圣上都知道了……老天保佑,千万不要查到我的身上……”
……
“奇怪了,他们南下做什么?”
在庆王府的书房里,庆王朱帅锌正在对一个黑衣人说话。
那个黑衣人用一条黑巾,将眼睛以外的地方,都包扎得严严实实的,好像是不能见人。他的眼眶是深深的凹陷下去的,眼珠子还有些蔚蓝的色彩。他穿着的黑衣,也是很宽大的,下摆一直拖到了地面上。黑衣的上面,还有些奇怪的图案。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个黑衣人的身上,都有些诡异的气息。
“目前还不清楚,没有相关信息。”
黑衣人肃然回答,语调很硬,仿佛不太熟悉汉语。
尽管他是站在庆王的面前,庆王本人是坐着的,可是,从他的语调里面,并没有感受到他对庆王的尊敬。由此推测,他并不是庆王的下属。既然不是庆王的下属,又有资格出现在这遍布机密的王府书房,黑衣人的身份,就显得更加的怪异了。
庆王忽然问道:“归化城那边怎么说?”
黑衣人依然是语调生硬的说道:“他们说,海勒金从大青山前线,调回了部分的军队,估计是一个完整的千人队。但是,这些军队到底会不会南下,尚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