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页)
想多说一个字,可是在路上,便开始恶劣的调戏她,像个混街头的小痞子似的。
田氏听了她的形容,笑弯了腰,“你观察的还真仔细,青萧在外面的确不爱说话,也不刮胡子,不说话的时候,往那儿一站,吓哭了多少小娃娃。”
☆、第8章 喜宴
瞧着巧儿的心情好了一些,田氏又说上了,“青萧也是个可怜的孩子,几年前半死不活的漂到了这里,是阿婆救了他,青萧是个重情重义的人,阿婆把他从河里捞上来,让他活了下来,青萧就给阿婆养老送终。”
巧儿有些诧异,她是没想到,原来沐青萧也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来历。
田氏后觉自己说的多了,岔开了话,“你刀功真是不错,瞧瞧这切出来的菜,跟大酒楼的厨子似的,看来传言真不能做数。”
巧儿腼腆的笑了笑,“做的多了,熟能生巧,田婶,接下来还要做什么?”
田氏围着厨房看了一圈,“嗯,今儿是你们的喜宴,山里能吃的好东西不多,待会等他们把麂子肉拿进来,红烧一个菜,再炒两样小菜,给男人们下酒,其他的好像也没什么能做的。”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材料,啥也做不出。
乡下人吃东西,讲究大碗大盆,看着有份量。
瞧田氏拿出来的盘子就知道了,嘴个盆似的。
巧儿走过前,“要不还是我来做吧!”
人多菜少的吃法,跟寻常做菜不同。
得让客人吃的好,吃的饱,又不会觉得主家大小气。
从前安府还在的时候,她总是喜欢做一锅的豆腐鸡蛋羹,加些跺碎的肉末,用细面粉勾芡,临出锅时洒些香葱。
盛到碗里,浓浓糊糊,喝一口,又实在又鲜美。
田氏笑眯眯的把灶台让给了她,“那我替你烧火,待会再把鱼炖了。”
“嗯,天气寒冷,炖鱼的时候要是加点辣椒酱就好了,可是驱寒呢!”儿系上围裙,洗了手站到灶台前。
天气很冷,她穿的衣服又宽大,不好意思说自己怕冷,只有活动起来,只要不停的动,便不会觉得冷了。
“我家有,我让玉成回去拿些过来,他们男人家不晓得做咸菜,冬天大雪封了山,想吃个青菜比登天都难,”田氏趴在窗户边,大嗓门朝外面一喊,老远都能听见。
沐青萧扛着切割好的肉,大步迈进来,看见巧儿站在灶台边,眼中的笑意又多了几分,娶个女人总算有点用处,他的五张狐狸皮,应该能回本。
“喏,肉都给你们搁这儿了,要怎么处置,随你们的便!”
巧儿听见他进来的动静,却没有回头看他,在锅里加了水,盖上锅盖,等着水烧开。
田氏眼中带着笑,琢磨出一点端倪来,接下了沐青萧的话,“行了,你去外面忙活吧,厨房的活,你家巧儿已经上手了,连我都帮不上忙。”
沐青萧瞧着巧儿的背影,勾着唇,无声的笑了,转身往外面去了。
田氏的眼睛在二人身上转了转,觉着有几分意思。
巧儿察觉到沐青萧离开,才转身走到方桌边,从大篓子里拿了几个鸡蛋,找了个粗瓷大碗,将鸡蛋打了进去,鸡蛋壳扔到了灶后,待会烧了即可。
无名村远离城镇,很多吃的东西都是自给自足。
比如这豆腐,凤娘总喜欢磨些豆腐,既能做菜,也能当饭。
她家中有大锅,烧起来并不难,做一次,左右送一点,自家留下的,用清水养着,能吃上小半月。
沐青萧这儿自然少不了,还是最嫩最好的豆腐。
巧儿对这些也不知情,拿着豆腐,切成小丁,再跺些肉末跟香葱,等到锅里的水烧开,将这些材料陆续放进去,最后用面粉勾芡。
田氏从灶洞后面,探出头,瞅着巧儿的动作,惊奇不已。
这丫头不仅刀功好,摆盘也好看,同样的菜,她做出来,青是青,白是白。
“哎哟,巧儿的手艺真不错,比我烧的强多了,看来青萧这小子有福了,”灶底下已不用再烧火,田氏拍掉身上的草屑,站在灶边,看巧儿忙活。
“我就是随便做几样,也不知合不合你们的胃口,”巧儿有自己的打算,要想在这里站住脚跟,她还需要努力,最重要的是,她需要跟沐青萧打好关系,明日回门,她需要打听消息。
也不知安家族人的尸首埋在哪儿,无论如何,她都要亲眼看到。
获罪之人的尸首,大多只用板车拉到城外乱葬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