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部分(第2/4 页)
地产行业的看好,不过他也阐明了可能出现的经济的问题——人口红利的拐点,房地产经济不可持续,庞大的地方债务、世界规模的债务危机等等。
这些课题日后都被“专家”们说得太多,然后变成了真实应对的实际政策。领导听得很仔细,一旁的王安然也不断插话。好在也是一个私底下的见面,大家谈得兴致勃勃,到了最后领导还颇有兴致地让沈正辉签名留念,并说我女儿喜欢你的电影。
幸好他说的是《上海堡垒》,这是一部披着军事皮的爱情故事,沈正辉真的不敢想象自己在日本拍的东西省长女儿也喜欢的话,省长会怎么想。不过趁着这个机会,他倒是也讨要了省长的签名,这日后是值大价钱的东西,不过对沈正辉来说,留作纪念更好。
王安然颇得了伯伯的青睐,省长最后在和他握手的告别的时候居然对他说:你工作做得不错,我记住了。
虽然身为骄傲的红色子弟,但是回去了之后王安然依然兴奋。
沈正辉回去了之后倒是没有参加历史构架的兴奋感,他反而有些文青地觉得有些不太真实。要知道,在网上指点江山和真实的参与到了历史的形成中去完全是两种感受,沈正辉回去之后仔细回味了省长说的每一句话,一个字一个字地品味这位的态度,结果把自己弄得有些神经兮兮的了。
在自己的企业中巡查了一番,告别了兴奋不已的王安然,沈正辉又飞回了东京。上任不久的首都市长和卫生部长同时因为**的原因被解除了职务,一个新时代的大幕正在缓缓拉开。沈正辉也终于考虑清楚了自己的将来应该如何发展,下定决心迈出了继续扩大自己影响力坚定的一部——去好莱坞。
托马斯的传话也算是恰逢其时,如果以沈正辉的观念来看的话,美国的那位先生也算得上是有足够的耐心了,在枪击已经过去两年的时间了,他还保持着某种克制,这一次通过托马斯来传话——托马斯也许并不明白传话的意义——不过这大概也说明了他开始试图接触沈正辉了,一开始就释放出来善意的信号,当然,对于经历过枪击事件的沈正辉来说,是不是善意真的有待商榷。
托马斯对于沈正辉终于回应哥伦比亚的邀请而感到高兴,“我等了你一年多了,”他说道,“你还记得索菲亚小姐吗?”他说道,“去年的时候她在日本拍摄了一部艺术片,是部不错的电影,我觉得说不定明年能够的奥斯卡奖。”
这和我有什么关系?沈正辉心想。
“沈先生,美国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我觉得你完全不用担心你在美国的适应问题。”沈正辉完全不明白托马斯为什么如此跳跃,知道听了他下面的话,“……也不用担心因为不适应产生的某些危险,哥伦比亚将会为您提供良好的贴身服务,我很希望看到你美国式的作品,听说你在自己的祖国干得不错,干掉了詹姆斯?卡梅隆?”
“扣除通货膨胀率我可能没有干掉他。”
“哈,谁在乎!”托马斯说道,“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介绍美国的一流演员给你认识了,你有喜欢的明星吗?查理兹?塞隆?詹妮弗?安妮斯顿?男明星你喜欢谁?”
这家伙像足了拉皮条的家伙,而不是电影公司的实权副总裁。(未完待续。。)
第231章 换届之后
2003年的两会可以说是完成换届的正式的会议,也可以说是一场新旧逐渐交替的会议。
因为有换届的任务,所以今年的会议就显得特别重要,至少从形式上要选举任命一票领导人。所以沈正辉颇有感触地在选举的时候投了自己的一票。那位在最高领导层已经呆了十年的领导最终坐上了最高领导的位置,不管沈正辉怎么去看待这位领导人,在他统治的十年时间里,中国社会都处在一个快速地量变的过程中,然后在他下台的时候就达到了质变。有时候真的是不知道中国人的运气太差又或者是运气太好。
不仅仅是这位,就连那位外形条件始终非常出色的政府首脑沈正辉也不知道该如何看待和评价。现在想起来,就连太祖都伴随着中国的现状的变化评价不断被调整着,从前说盖棺定论是欺负死人,现在看起来确实如此。在还没有达到**社会的时候,还处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下游的人们无论如何都不能对自己的上游的任务作出公正的评价。当时代更迭之后,是否能够做出公正的评价也就不再是重要的事情了,反而就如同克罗齐所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沈正辉这一次带的提案是《充分发挥使用应届大学生,充实基层组织》。经历了教育扩招,特别是1999年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