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部分(第2/4 页)
得信任的人,而你就是最有机会和可能成为她信任的人的。”
杨一民点着头,李艳的分析是有道理的,“是啊,有可能,不过城郊中学在所有人眼中不是一所有希望的学校,她这样做是有风险的,连我自己也不敢保证一年后会出啥成绩。”
“一民,好好干,现在我们在一起了,我无条件地支持你,你一定会比在石门取得更大成绩的。”
杨一民心中一阵温暖,有李艳的支持,这是李艳对自己的理解,这种理解是很难得的。
到了学校门口,杨一民下了车,让李艳先回家,自己没有到办公室,而是在学校的修建工地上去看了一遍。
来到办公室,杨一民觉得似乎没人值班,于是在公示栏看了一下,是陈正华今天值班,还有一名老师,教育局规定,对于有六十名教师以上的学校,假期值班必须一名行政一名老师,而今天却有两人都没过来,这太令人惊奇了。
杨一民来到门卫室,问值班的门卫,门卫说从昨天起陈校长只过来打了一头就走了,今天还没过来呢,另外一名老师昨天见陈校长走了,后来也悄悄走了,今天两人都还没来。
上行下效,这是最简单的问题,但陈校长为什么会这样值班呢?
杨一民边想边走,他想打电话,但觉得不合适,陈校长做事也是属于比较严谨的人,不会没有缘由地不来值班,肯定有原因的。
来到办公室,他上了网,来到本县的教育信息网,上面并没有看到许明芳到各个学校检查工作的任何消息,倒是有一篇督查通报,杨一民打开,是谢梅带着监察室的人到学校检查值班情况,通报了几个学校,时间、地点、值班情况、存在的问题:如有人没在,学校清洁卫生差等,很详细,但并没说怎样处理。
里面只是要求了应该怎样做,这也很奇怪,看看时间,是前天发出来的,如果以这样的情况看,陈校长是肯定知道这件事的,如此情况下他不来值班,除非他有很重要的事。
如果有,应该给自己说一说,或者和某个行政换一下啊,这事怪就怪在这里,杨一民不想打电话的原因也在于此。
坐了一会,他打电话给林娟,不知道许明芳到她那里去检查过了吗,电话也是过了一会才通的,林娟接了电话,却并没说话,杨一民问:“林园长,许局长到你那里检查了吗?”
“昨天来的,看了,听了汇报,啥也没说,杨一民,我也不好问,许明芳完全是按照她自己的路线走的,不准人通知,搞得学校很被动,她几乎没有在哪个学校露出过笑容。”
“哦,应该要检查完了吧?谢局长说过啥吗?”
“没有,不过啊,据说第一天到你的城郊中学去了,你小子可得好好想想,有传言,你可能再次下乡。”
“下乡?为什么?”
“你啊,以后没事了多到茶楼去,现在有几个城区的一把手知道了我们的茶楼,觉得环境好,所以经常来打牌,我偶尔过去,了解一些,说许明芳见你在资金冻结的情况下,你却搞修建,而且搞亮化工程,务虚不务实,很生气,将你带到石门,是让你明白那些钱用到石门,会解决多少孩子的读书。”
【351】传言
杨一民突然觉得可笑,居然有这种传言,但转念一想,这种肤浅猜想的背后,或许可能隐含着许明芳对自己资金来源的不满,因为自己在放假之前将该要的钱、该调动的人都解决了,这在全县的学校中是唯一的,这些行动,显然是对新局长的一种挑战。
杨一民以前的得意一下子没有了,身上还出了冷汗,要是许明芳真的认为自己和李兴辉、谢梅关系过于密切,那自己的确就有危险了,不至于回石门,但肯定会很难进入许明芳的圈子了。
而且几个副局长或许都会对自己有意见,除了谢梅,其他人与自己的关系并不是那种很密切的关系,因为以前在石门,平常联络的时间少,而且自己也不愿意陪他们打牌喝酒和出去玩,他们不帮自己,如果再说几句不满意的话,自己的情况还真有点不妙。
想想那天去石门的途中曾局和吕书记对自己的不满,杨一民也失去了他们说好话的信心。
本来很是舒畅的心情一下子没有了,会是这样吗?难道正是这样的传闻让陈校长背着自己去活动去了。
上届校长被撤职后,大家还没来得及,杨一民就当上了城郊中学的校长,而这次这个传闻,或许陈正华有了活动空间。
杨一民很久没有说话,林娟也没挂断电话,两人沉默了很久后,林娟才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