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部分(第1/2 页)
五天以后,徐达、汤和合兵一处,长驱西进,在五万名蒙军骑兵的协助下,打下了望江。这一战之顺利,过程之轻松,大大出乎朱云天的想象,望江驻防的汉军还在睡梦之中,便在一阵炮轰声中望风逃窜,几万人不到两天时间,就逃进了湖北境内,根本来不及去支援仍然困在长江上的陈友谅。
后来分析原因,徐达总结了一个“奇”字:第一,一年多来,敌军一直势大,视我们如无物,尤其在望江,渐渐养成了骄奢淫逸的恶习,兵士长期怠战,作战素质下降,乍一交阵,勇气便失三分;第二,我军准备充分,特别是水军的突然出现,让敌军大吃一惊,没有任何的应对策略,兵败如山倒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朱云天对徐达的总结点头称是,深以为然。
望江打下后,共和军很快在两岸摆下几十门火炮,彻底堵死了汉军水师逃回湖北的最后出口。已经上岸的一万五千名士兵在汤和部队的围攻之下,付出了一半的伤亡代价后只能举白旗投降。这下乐坏了汤和,没费什么吹灰之力,就白白得到了几千名士兵。他的得意洋洋还惹得徐达对他翻白眼,很是眼红地说:“别忘了,回濠州后请客吃饭,另外帮我找个老婆”
这一年的八月二十六号,陈友谅的水军战船终于坚持不住,在连续又被打掉了四艘炮船和两艘防卫船后,陈友谅只能宣布休战,要跟朱云天好好谈谈。这次,他是放下了汉国皇帝的架子,在廖永忠下令开炮之前,竖起了一面白旗。
廖永忠的炮口是直接对准了他的指挥船的,如果再耍汉王的威风,怕是真要沉到江底去喂鱼了。
根据共和军的要求,陈友谅带着张定边、张志雄二人,以及十名卫士下船上岸,在共和军近两千部队的监视下,进了望江城。而江面上所有的汉军的船只,都被系上绳子,暂时拉进了共和军的军营。
与此同时,望江西侧所有的州县乡,共和军与蒙军全面警戒,以防湖广境内的汉军偷袭。同时,已经抵达濠州的盛文郁及盛秀两人,率领一支共和军骑兵从江浙北部的岳阳出兵,进入湖广,直逼陈友谅集团的大腹地英山和罗田,但只逼不攻,迫使汉军短时间内只能先采取防御战略,无瑕顾及对陈友谅水军的营救。
种种举措,确保了望江谈判万无一失。此时,朱云天才跟陈友谅见了面。这是两人的第二次见面,跟第一次相比,两人的身份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陈友谅不再是那个躲在倪文俊背后随时准备上位的阴险小人,而朱云天也不再是那个什么都不懂的风流小将军。两个人现在都手握重兵,真正成为了割据一方的诸候。
两人共同的利益就是停止争斗,马上联手。
陈友谅昂着脖子一副绝不怕死的模样,像螃蟹一样横着身子走进大厅,不过,在看到朱云天的时候,陈友谅还是赶紧换上了一脸笑容。
他知道,这时候只要朱云天动一下手指头,他这个汉王就会人头落地,从此青史留名。
朱云天亦是笑着走上前,很亲热地跟他握了握手,然后“激动不已”地给了他一个熊抱,大声道:“陈大哥,小弟真是想死你了!”
陈友谅也哽咽地道:“朱老兄,我对你也是每日思念啊!”
发生在望江府衙大堂内的这一幕,让众人都看直了眼睛,看僵了身子,我的娘呀,介是真的吗?演得也太像了吧?
两天以后,朱、陈二人共同在一张合约上签上了大名,摁上了红手印,这就是后来史上著名的《望江条约》,正式宣布了朱云天与陈友谅集团的联合。
首先,汉军全面退出江浙境,被共和军扣押的水师船只会一律奉还。两军确立了势力范围,朱云天圈走了江浙、山东、福建这些沿海省份,而陈友谅拥有对湖广、河南、四川等内陆行省的占有权。表面上看起来,朱云天吃亏不少,因为单从面积上看,沿海这几个省相比内地的那些大省差了不少,但朱云天的小算盘其实不在面积上。河南行省有察罕帖木儿在驻守,这是一块硬骨头,如今成功地分给了陈友谅,让他自己琢磨着对付去吧。山东行省虽然在脱脱之弟也先帖木儿的控制之中,但也先此人的军事才能有限,以共和军如今的人才储备,根本不足为惧。
何况,朱云天接下来要去定远寻找李善长,准备上演一出元未版的三顾茅庐。对于如何才能把把李善长请出来的问题,陈京曾在私底下建议老大:派人扮成蒙古兵,把他的家人统统杀了,这样,这小子怀着复仇之心,肯定会死心塌地的为共和军卖命。
岂料朱云天听了很不爽地摇摇头,道:“陈兄弟,本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