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2/4 页)
臣们私下议论:上有急,故行其计,即事定以弃地杀我辈,且奈何?
意思是说:祟祯有麻烦了,所以又使坏心眼,让我们提出来放弃宁远的动议,等过后再以弃地的罪名,把责任推到大臣身上。
所以群臣为了避免御磨杀驴的后果,故意无视现实,死命和祟祯抬杠,一意反对放弃宁远。
群臣们不停的开会,不停的争吵,迟迟不发命令给吴三桂。
皇上不下达命令,却宁肯错过活命的机会,也不放过陷害别人的机会。
祟祯不明白,大人物求利,小人物才求名。他反其道而行之,当然会死得很惨。
大人物求利,那是因为大人物掌握着资源,容易获利,有了利益,再用钱买名声。而小人物之所以求名,那是因为小人物居于劣势,无利可图,只能搞长线的人生投资,首先积累清名,再慢慢的用好名声换取金钱。
小人物往往不存在必须要放弃的利益,而大人物则不同,大人物如果顾及名声,就必须要放弃很大的利益份额。就拿祟祯来说,与满清议和固然会引来非议,可是他得到的是能够腾出手来解决掉李自成,获得是一个国家。
而现在的祟祯,为了博名,不惜坏心眼的坑害别人,可群臣们咬紧牙关,坚持不上当,这场博弈的结果,输掉的是大明的万里河山。
大臣们不停的开会吵架,除了是否放弃宁远,还有另外一个议题:
祟祯想要南巡。
意思是说,祟祯想逃离北京城,李自成那么凶,祟祯皇帝这个想法,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祟祯你逃就逃吧,可是他临死还要害人,非要让大臣们提出这个方案,而他则装出勉其为难的样子,到时候再把责任往别人身上推。
即使你是个皇帝,心眼太坏,也会遭到报应。
结果祟祯的报应真的来了,左都御史李邦华举手发言:我认为,皇上应该留守京师,与群贼殊死血战。
李邦华也可能是缺心眼,不能体谅到“圣意”,但更大的可能,是他恨透了祟祯,故意摆祟祯这么一道。有他这句话放在这里,祟祯还好意思再说逃走的事情吗?
人如果要死,那是拉不住的。当时祟祯就是这个怪模样,面临自己的生死问题,他却仍然是千方百计的琢磨让大臣背黑锅的坏心眼,这已经成为了他的一个思维定势。遇到什么事情的时候,他考虑的不是如何解决,而是考虑的如何拿这件事把别人搞死。
眼见得群臣都学精了,个个都在跟祟祯玩躲猫猫,死活就是不上当,祟祯悲从心来:传旨,准备国葬大典。
国葬?
葬谁呀?
众臣茫然相问。
祟祯回答了一个名字,令得众臣顿时目瞪口呆:
魏忠贤。
(9)与士大夫彻底决裂
说起那魏忠贤,此人在历史上也是鼎鼎大名。
魏忠贤这人堪称祸乱大明的罪魁,此人在明熹宗时代逞凶一时,封九千岁,各地官员都必须拜他为干爹,大明王朝的中流砥柱熊成弼,就是惨死于魏忠贤之手,袁祟焕如果不是“急时改正错误”,也拜魏忠贤为干爹的话,也根本没机会活到祟祯时代。
总之,魏忠贤这个人,专一虐杀清流人士为已任,专以祸国殃民为职业。正是因为他,诺大的明朝才生生的被从内部掏空,惹得天怒人怨,叛乱四起,关外满清频频叩关,陷入了无可解救的危亡之中。
祟祯继位后,宣布了魏忠贤一大堆罪状,魏忠贤惊惧而悬梁自尽。
这件事已经过去十七年了,祟祯何以又突然想起来替他平反,甚至在北京行将落入到李自成之手的时候,不惜放下正事,专门为魏忠贤举行国葬呢?
这是因为,祟祯痛感于群臣打死不上他的当,拒绝充当替罪羔羊,所以他才会想,如果魏忠贤在的话,一定有办法整死这群士大夫。
为魏忠贤平反,标志着祟祯皇帝彻底与士大夫的决裂。
当李自成乐呵呵的来到北京城下的时候,此时北京城中的守军,全部由太监们指挥。
太监领导们发现城下来了一个老熟人。
宣府的太监监军杜勋。
城楼上高喊:老杜,你不是投降李自成了吗?
杜勋回答:没错,这次我来北京,是劝祟祯投降的。
城楼上的太监大喜:那我们扔根绳子下去,把你拉上来。
杜勋进了城,就急忙进皇宫去找祟祯:陛下,吃了没有?
祟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