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1/4 页)
的重要和可靠,不是靠自己的手艺赚来的好处是不可以白得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难怪父亲到了晚年,还要把那丢弃多年的篾匠活捡起来。他反复研究父亲的遗嘱,将父亲那意味深长并不通俗上口的句子浓缩成两个字:
求半
求半,是守本分,是知足,是随缘,是戒贪念,是拒奢华,是甘居中游,是不偏不倚。
当初外公赐他这么一个名字,把所有的人生道理都镶嵌在名字里了,也暗示了他的命运布局不过是一个手艺人,与大富大贵无关。
待何半音慢慢领悟过父亲临终遗言的良苦用心后,他就从无边的思念中解脱出来了,开始考虑应如何面对独自的生活,父亲这根拐杖,是不能再支撑他了。
于政委和郭向阳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和他们一起去生活何半音委婉地谢绝了他们的好意。他怎么落魄也不至于寄人篱下。自由、独立、无拘无束、为所欲为的生活,是他最向往的。
何半音反复权衡利弊后,觉得住着自己的房子,享受着丝姐的照顾,是眼下唯一的选择。安下心来后,他准备做的第一件事是喂猪。
他问丝姐:你想不想赚点钱?
丝姐道:我现在什么都不缺,缺的就是钱。
你会不会喂猪?
丝姐一笑:农村女子不会喂猪,那还会干什么。
那你怎么不喂几头猪?
如今喂猪没有钱赚。
不,你是不会喂猪,所以没有钱赚。
你跟我学喂猪吧,我包你赚钱。
你会喂猪?
会不会,到时候再看。这样吧,我出成本,出眼力,你出劳力,赚的钱,对半开。
慢慢,用眼力可以把猪喂大啊?
不会喂猪的人用手来喂,会喂的人用眼睛喂。
丝姐不再怀疑何半音:好的,我跟着你干,我还要送两个崽读书呢,就指望能跟着你赚点钱,我不怕出力,就怕没钱赚。
说干就干,当天就请了几个人开始整修猪栏,丝姐的猪栏只能喂两头猪,需扩大,便往半音屋后边的菜地里扩展,只一天半工夫就盖成一个能养三十几头猪的大猪栏。见半音要大干的样子,丝姐就觉得有希望了,凡喂猪的人都晓得,只有上了几十头的规模才能够赚到钱,一头猪要一个人喂,十几二十头猪,一个人也拿得下来,不光是人力、饲料会节约,大量的猪粪还可用来肥庄稼。
第三天是十八里镇赶大集的日子,丝姐很早就把饭做好了,她实在不忍心叫醒还在睡觉的何半音,却也不得不如此。在十八里铺到十八里镇的十八里路上,可以见到不少去赶集的十八里铺人,与他们同行的就有老孔等四五个。人人都肩挑手提自家特产去镇上交易,丝姐带去的是一筐鸡蛋,只有何半音一个人甩着空手,他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他本就是一个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闲人。
何半音带着丝姐,在牲猪市场上转了一圈,进了两头母猪、十头仔猪。待把价钱算好了,准备到镇上的农业银行储蓄所取钱,这时老孔和丝姐就拦住了他,说他进猪的钱有人愿意垫付,待今后卖了猪再还。
显而易见,那个要报答他们父子俩的好人,还是锲而不舍、一如既往地在暗中关注着他并要支持他的。既然是这样,半音也就只好纳而受之。
暗中帮助何半音的这个人,不光给他垫付资金,还雇了镇上一个兽医,定期上门来给猪打预防针,这样他们的猪就没有喂不好的道理了。眼见得猪栏里的仔猪个个肯长又好养,母猪一胎要放十几只而且是个个成活,丝姐可是从来没有喂过这么顺手的猪,很是高兴,一天到晚喜气洋洋,唱着山歌打着跑子干活。何半音有时也到猪栏里看看,丝姐不让他去,怕他闻不得那气味。
见丝姐的干劲这么足,情绪这么好,半音问她:用眼睛喂猪强,还是用手喂猪强?
丝姐服气:手再勤快,不如你一眼的功夫。
丝姐这才明白了:猪长得好不好,关键不在会不会喂,而在于猪种好不好!人有几等,官有几品,聪明有种,富贵有根,寿有长短,命有贵贱,猪何尝不是这样?
何半音叹道:看人,不如看猪呵。
说这话时,他又想起父亲,要不是因看人惹出祸来,父亲如今肯定还会活得很好,看看年纪比父亲还大些的老孔,还去山上挑得百把斤东西下来,半音心里就痛。看猪多好,看准了,选好了,它就会乖乖地疯长。
老孔的儿子女儿都到广东打工去了,孙子们在十八里镇上学,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