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1/4 页)
说纷纭,不辩真假。
阴山上面就是庄磨镇。说起庄磨镇,我想起一位名人,他就是近代著名诗人公刘老前辈。他老人家原名叫刘仁勇,江西省南昌市人,一九二七年出生,一九四八年参加革命工作,一九五四年加入中国作协,一九八一年获全国中青年诗人优秀新诗奖,曾任中国作协安徽分会文学院院长。在*期间,他老人家下放在这里,接受贫下中农劳动改造。那时我还小,没有见过他老人家,倒是后来在《小说选刊》一九八五年第三期上,看过他老人家写的一篇小说《先有蛋,后有鸡》,小说中有好多我们那儿的地方方言。比如叫爹为大,叫几棵树为几抱(音为勃)树,叫妈为波(取其音),公刘老前辈为此还创造出了这么一个字来,我在电脑上怎么也打不出来它来,这个字是“女”字过来一个“白”字,音为波,意思表示妈妈或母亲。还有,人们常说的蹲,在我们那儿叫圪蹴。
就连小说中的那个村名,他老人家竟然给叫了个:碾庄。这个碾庄,其实就是把庄磨二字给翻了一下。石碾与石磨同属石器,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非常亲密的。碾庄,其实就是庄碾,也就是庄磨。这是我的猜测,或许也是公刘老前辈的别有用心。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庄磨这个村庄,给他老人家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这片土地,以及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对他老人家是有感情的,否则他不会用“碾庄”这个村名。
村形民姓记
村形民姓记
山中有林,林中有鸟。
白云缭绕,炊烟袅袅。
河水滔滔,鱼儿戏嘻。
河畔田园,蛙鸣虫吟。
春风*,顽童诵经。
夏雨宜田,村女浣衣。
秋色满目,枣果飘香。
冬雪祥和,犬吠醉人。
站在南山顶上,俯视寺庄村,那是一幅天然而成的田园风景水彩画。
整个村庄,依山傍水,四季分明,风光秀丽,景色宜人,人勤地肥,民风纯朴。有山,村庄南靠五峰山,村东正对系舟山,村北牧马河对面有磨盘山;有梁,分别为西梁、南沟梁。西梁又分为小西梁和大西梁;有沟,分别散布在村庄南面,有井沟,姐子沟,小西沟,小于沟等;有垴,霍家垴,李氏垴等;有河,村庄北面一条牧马河,养育着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村民;有川,川位于村庄以北、牧马河以南。
据《山西大典》统计资料显示,寺庄村气候属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春温高于秋温,夏季过后秋高气爽。年平均降水量为四百六十二点五毫米,降水集中于七至九月。年平均日照时数为二千六百七十七点七小时。无霜期平均一百六十七点一天。年平均地表温度十一点四至十二点八之间。平均全年相对湿度为百分之六十。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是:干旱与冰雹。
北同蒲铁路,把村里土地明显分成二部分:铁路以南为山沟地,面积占村庄所有土地的三分之二,宜林宜牧;铁路以北为平川地,面积为村庄全部土地的三分之一,宜农宜耕。
据同族伯父张宝林估计,村庄土地面积大约为四平方公里,约五千亩,耕地约二千五百亩左右。他老人家是村里解放后第一位考上中专学校的人,而且还是林业工程师,对这些,应该说他是非常专业的。
据村里老年人讲,原先村东有一个阁楼,阁楼下面就是村门,也叫洞门。村西也有一座村门,也是洞门形状。还有大寺院,建在村西洞门外,大寺院里有房、厅、楼、殿、台等建筑,共约三十五间。大寺院里有佛殿三间,村里人也称正殿,正殿门顶上有一块匾,上书“便是西天”四个大字。佛殿背后是五间戏台,系乾隆十四年(公元一七四九年或一七五零年)所建,毁于什么时间?村里老年人都没有记忆,我更是没有印象。佛殿前面有大小山门两座,小山门在东面,大山门在西面,大山门上还有一块匾,上书四个飘逸有力的金字:天笠宗风。
大山门东边是一座钟楼,上下两层,西面是一座鼓楼,也是上下两层。大寺院内有守庙人,村民记忆里的,好像是连寺沟村(这个村位于我村西南方向,大约十华里左右)姓韩的一对父子,早打钟催人早起,晚敲鼓打更报时。尤其是晚风吹动寺院屋檐上的风铃,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既有浓厚的田园风味,又有佛教寺院圣洁的感觉:
晨钟吹醒人,
暮鼓送过客。
在大山门前面,还有西观音庙,西观音庙旁边是五道爷庙,大寺院南面是卷棚歇山式大戏台,和大戏台相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