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部分(第2/4 页)
笑,道:“子仲之才,虽及不上先贤,但却得英主,故而,虽才华不及,却有乘风之势,成就便在先贤之上,亦不为奇也。”
说罢,他推门大笑而去,留下糜芳呆立原地。
糜芳不太明白陶谦话里的深意,但那几个典故,他却是知道的。
陶谦说的先贤正是齐国名相管仲!他辅佐齐桓公,三策兴齐,以商战的手段,打击了周边邻国,一举奠定了春秋霸主的地位。
绨是齐国邻国,鲁、梁两国的特产,管仲劝齐桓公穿绨料衣服,并下令大臣们都服绨。上行下效,齐国的老百姓一时间全都穿绨料衣服,齐国绨的价格大涨。
管仲还特意对鲁、梁二国的商人说:你们给我贩来绨一千匹,我给你们三百斤金;贩来万匹,给金三千斤。吸引得鲁、梁二国的老百姓都把绨运到齐国卖高价,而获取利润。
鲁、梁二国财政收入大涨。这两个国家的国君就要求他们的百姓织绨。一年后,鲁、梁的老百姓几乎全部出动,忙着织绨运绨,从而放弃了农业生产。
时机成熟以后,管仲又劝齐桓公改穿帛料衣服,也不让百姓再穿绨,并“闭关,毋与鲁、梁通使”,十个月后,“鲁、梁之民饿馁相及”,即使两国国君急令百姓返农,也为时已晚,粮食不可能在短期内产出。
于是,鲁、梁谷价腾飞,鲁、梁的百姓从齐国买粮每石要花上千钱,而齐国的粮价每石才十钱。三年后,鲁、梁的国君不得不上表称臣,齐国不费一兵一卒,解决了西面的两个邻居。
无独有偶,管仲又用相同的套路,买鹿制楚,买狐降代,分别吸引楚国人去捕鹿,代国去抓狐狸,搅乱了两国的经济,进而解决了南北两个方向的强敌。
糜芳不懂管仲三策当中的经济战原理,但有一点他是很清楚的,陶谦引用这个典故,是将王羽放在了齐桓公之上,糜竺虽不及管仲,但却可以借势达到跟管仲接近的地位!
对他来说,这就足够了,足够让他为之激动,为之震颤了!(未完待续)
………【二四九章 合纵连横】………
汉朝循的是周礼,周制婚礼,确立于礼乐开国的西周,发扬于君子风范的秋战国,丰富于大一统后的秦汉,纯粹的制式保持至汉代末期。婚礼在黄昏举行,故称为“昏礼”。
汉朝风俗讲究的是‘敬慎重正而后亲之’,作为人伦大礼,礼之大礼,周制婚礼注重的是礼仪的庄重大方。
喜庆的气氛也不是没有,但却是在庄重中体现出来的,王羽乃是一方诸侯,他的婚礼,自然不会和民间的婚礼一样,掺杂诸多俗礼进来。
总而言之,这场婚礼让王羽觉得很新鲜,反正青州的名士大儒很多,这些也不用他自己张罗,索xing就带着一双眼睛,然后亦步亦趋就可以了。
礼制的步骤大致分为婚前礼、正婚礼、婚后礼三个阶段。整个婚礼可概括为“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五种婚前礼,加上正婚礼时的亲迎,即所谓的“六礼”了。
前面那些都跟王羽关系不大,这段时间,他又是指导匠人改进造纸术,又是和国渊、糜竺等人讨论经济问题,忙得不可开交,这些事自然有他老爹和蔡邕来张罗,即所谓的家长包办了。
真正要他出面,要从迎亲开始。
在随从的摆弄下,王羽戴上了爵弁,身着玄端服,脚踏赤sè舄,饰以黑sè的下缘的纁sè裳,充耳,佩玉,佩刀无一不全。
周礼尚黑,新人的礼服以黑为主,象征着端正庄重。和王羽熟悉的彩绣龙凤的大红吉服完全不同,虽然礼节并不繁琐。但庄重的气氛却让他觉得很别扭。
亲迎之前,还有一个程序要走。新郎的父亲要为儿子设宴饮酒,同时宴请赶来观礼道贺的四方宾朋。
王羽大婚的消息,早在新年前后,就已经放出消息了,除了陶谦之外,公孙瓒也派了使者来,此外,刘岱、曹cāo、刘表、袁术这几个或敌或友,关系暧昧不明的诸侯也纷纷遣使道贺。张邈更是亲身到访。
最令王羽意外的是,吕布居然也派了人来。
不过,这人很别扭,明明是个示好,并扯近关系的机会,他却让使者只管向貂蝉道贺,把王羽这个新郎官晾在了一边。
对此,王羽帐下的武将都很恼火,王羽自己倒不怎么在意。他太了解吕布了。这家伙就是这么个别扭的人,他能派个人来,送份礼物,已经是天大的面子了。再期盼更多,就是自己得陇望蜀了。
这个过程跟后世的婚宴差不多,新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