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3/4 页)
美国外交标榜为正义而拔刀相助,但在背地里,却常常隐藏着死乞白赖、自私自利的战
略方针。1989年6月天安门事件后,不久发生的方励之夫妇流亡事件,难道不也是美国政
府的阴谋吗?
原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以“中国的萨哈罗夫”闻名的天体物理学家方励之,与其夫人
北京市人民代表李淑娴是在天安门事件的第二天,即1989年6月5日一起跑到驻北京的美
国大使馆恳求人身保护,而约在一年后的1990年6月25日,经美中两国外交交涉,结果方
励之夫妇暂去英国。方励之自1986年站在民主化运动的最前列以来,成了谋求民主化的人
们的象征性人物。如从其来龙去脉来说,天安门事件后该夫妇对中国的民主化感到绝望,并
感到自身难保而逃到美国的大使馆,这并不奇怪。
但事情并非那么简单。一般人推测,从方励之非常适时的行动看,是否美国中央情报局
插手了此事?可以作为证据的,就是1989年2月26日所发生的事。这一天,访华的美国布
什总统在北京举行了招待晚宴。被邀请的有中国政府高级领导,主宾是国家主席杨尚昆。
方励之夫妇也被邀请去参加晚宴,这激怒了中国政府,在门口即拦阻了该夫妇进入宴会
厅。
对美国政府当时的做法,副总理、原外交部长吴学谦日后对访华的日本要人是这样评论
的:
“本想遵循和平原则来发展对美关系,但决不能容忍美国这种赤裸裸的干涉内政的行
为。例如,布什总统访华时,唯独没把邀请方励之夫妇的宴会请束交给中国方面,而直接交
给了本人,偷偷地招待主宾不欢迎的人是有失礼貌的。无法想象这是对待朋友的做法!”
也就是说,对中国政府反对的方励之,一句招呼都不打就让他坐到如此重要的涉外宴会
席上,这是万分失礼的。此事本身就意味着干涉内政。美国政府决不可能不了解方励之与中
国政府的关系,也根本不是由于疏忽而在这样重要的外交场合犯了错误。很明显,这是为达
到某种目的而故意制造的动作。
天安门事件后不久,方励之即在事前察觉到戒严之事,立刻逃到美国大使馆,也是时间
上的巧合。尽管其他民主运动头目都被捕了,他却捷足先登美国大使馆的门槛,请求庇护。
这只能令人想到,是美国在引路。方励之事件的发生,既使被怀疑是为日后的尊重人权
外交正当化而导演的一出闹剧,也不无道理。把尊重人权视为高于一切的布什的美国,对所
谓无视人权、使站在民主化运动最前列的学者感到生命危险的中国,是不能放过的。因此,
收容了方励之夫妇,并对中国施行经济制裁,迫使其民主化。这难道不是为运筹此事而导演
的闹剧吗?
这种推测决非虚构和妄想。围绕事件的一系列活动,以及后来美国政府的做法,让人自
然得到这样的认识。
不过,默许方励之夫妇出国的中国也是难对付的。中国政府让布什得了分,可能是将来
要他偿还这笔债。不久即以此为借口探寻援助的线索,中国默许的背后难道没有隐藏着这样
的考虑吗?
这就是所说的外交。如果日本只追求表面现象而悠然自得,那么会给日本的将来带来黑
暗。
中国会不会出现像叶利钦那样的人物。会不会给方励之夫妇完全平反,这无人得知。
这是将来的问题。
(李乃成译)
新孤立主义会使美国成为“垮掉的国家”
1.庸俗新闻与新闻自由
1994年,当第15届世界杯足球赛在美国举行时,数以亿计的球迷不舍昼夜地把目光投
向了那一场场激烈精彩的绿茵大战。但是有一天,几乎所有的电视台都把镜头从球场调转开
了。因为什么?因为美国警方正在追捕辛普森,直升机、警车、高速公路……所有情景如同
我们司空见惯的好莱坞电影画面——但又不是电影,而是新闻。美国人民心目中的英雄、特
别是黑人公民实现美国梦的一个象征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