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3/4 页)
上。当行乞者向你伸手时,请记住,要看清事实,弄清对象,不要因为你轻易的施舍,导致他们在行乞的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坦然,如果他确实需要救助,请他求助当地生活无着人员救助站,以免使他最终沦落为职业乞讨者,成为城市的寄生虫。
治安管理 性骚扰虽嚣张讲斗争别退让
在公共汽车上,年轻职员晓群感觉有人在背后蹭来蹭去,她便一躲再躲,但总也摆脱不了,这时才感觉此人是故意的。更可恶的是,此人还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晓群无奈,只好未到目的地就提前下车了。
中学生娟子和往常一样,早晨6点多钟出门,不过这一天出门着实让她吓了一跳。原来,在楼洞站着一个故意裸露下身的30岁左右的男子,惊得她转身就往回跑,从此她害怕一个人走楼梯。
赵某与刘女士因发生经济纠纷,为泄私愤,赵某私自为刘女士起了个“空虚少妇”的网名,并在一家网吧将刘女士的家庭情况及手机号码发布到网站的“玫瑰情缘”栏目中,所发布的信息极端涩情、下流,明显带着侮辱性。此后一个多星期里,刘女士每天都接到大量的黄色短信、挑逗电话。刘女士被逼无奈,只好关掉手机。
法律聚焦:性骚扰
性骚扰在我国还不是一个法律概念,法律对其没有明确规定。性骚扰是从西方传入的一词,时至20世纪90年代才逐渐被国人认知。而在我国,与性骚扰齐名的则是“耍流氓”一词,它几乎包含了一切异性对他人进行有性倾向的身体接触或语言侵犯的行为。
1975年,美国第一次将性骚扰定义为“被迫和不受欢迎的与性有关的行为”,并将其作为一种性歧视而加以禁止。据《英汉妇女与法律词汇释义》解释,当一个男人对女性提出不受欢迎的性需要,或想获取性方面的好处,或对其做出不受欢迎的“性”行为,并预期对方会感到冒犯、侮辱或惊吓的话,他就已经构成了对女性的性骚扰,它是性歧视的一种形式,在生理、心理和感情上,都会给对方造成极大伤害。在现实生活中,虽然女性遭遇性骚扰的比例远远高于男性,受伤害的程度也相对比男性深,但性骚扰不仅仅是指男性对女性的性侵犯,也包括女性对男性的性侵犯。如北京某公司经理项某,因不堪忍受一位已婚少妇对其长达3年的持续性骚扰而将其告上法庭,并获胜诉。
目前,我国在法律上虽然还没有打击性骚扰的明确规定,但基于性骚扰的行为表现是使被害人的人格尊严权、人身权受到侵害,所以,均作为民事侵权案。受害人可向法院起诉来维权。性骚扰案的维权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证据。所以,此类案件的举证,就成了困扰被害人的最大障碍,如京城首例雷女士状告其上司的性骚扰案,就因为证据不足被驳回。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规定,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第44条还规定,猥亵他人的,或者在公共场所故意裸露身体,情节恶劣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猥亵智力残疾人、精神病人、不满14周岁的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
案例警示:
(1)学会沉着应对身边的骚扰
性骚扰是一个恼人,但又必须面对的问题。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它常常是不请自来的,因此必须学会沉着应对。不论是来自熟人间的侵扰,还是陌生人的侵袭,不必害怕,不要心慌,但力求尽快摆脱,不留可乘之机。如果是遭到持续性的骚扰,则一定要留下证据,诸如短信记录、电话录音及相关物证,要让亲友知晓并报警留下记录。总之,不能沉默忍让,作软弱可欺状,否则会纵容骚扰者的行为,使之纠缠不休。
(2)以正压邪让骚扰者自退
向来邪不压正,正气永远是最后的赢家。端庄、大方、正派往往会使邪者不战自退,善恶相遇勇者胜。在生活中,人们应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着装打扮。在公共场合不可太随意,不自尊、不自重,则容易使心存邪念的人产生误解,不免要蠢蠢欲动。另外,还应借助社会舆论、新闻媒体的力量,让不文明的性骚扰行为频频曝光,形成声讨、共诛的氛围,从而抑制这种丑恶行为的上升势头。
(3)女性有说“不”的权利
应当承认,目前,女下属和其男上司之间、公交车里的女乘客和男乘客之间、服务行业的女服务员和男顾客之间,大多为男性处于强势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